發布時間:2014/3/18
2536次查看
侯西強發布
這里是輝煌人生的起點,
這里是書香飄逸的樂園,
這里是成就未來的殿堂,
這里是培育英才的搖籃。
在鳳山腳下、烏馬河畔,有一塊散發著濃郁墨香的土地,在這塊神奇的沃土上,有一方求學的圣地、成才的文苑,這就是山西省太谷中學。提起太谷中學這所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首批省級重點中學、素質教育省級示范高中,向來以“校風正、學風濃、質量高、特色強”而聞名三晉。讓我們凝聚鏡頭,一起走進這所三晉名校,共同探訪她的華彩篇章。
走進太谷中學,“以文化鑄造崇高品質,靠創新培育優秀人才”的辦學理念赫赫醒目。如何辦好一所素質教育名校?侯西強校長的注解是:辦學理念是先導,校園文化是核心。
“和諧的校園文化對人潛能的開發、個性的塑造、心理健康的完善、道德素質的提升有著強大的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是侯西強校長始終強調的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太谷中學逐漸形成了以“厚重的人文底蘊”、“獨特的文化魅力”、“豐富的校本課程”、“昂揚的精神風貌”為特色的和諧的校園文化。
特別是,太谷中學依宋朝文廟而建,風霜千年依然堅挺的古柏,古樸凝重德參天地的夫子廟,碧水環繞靈韻四射狀元橋,具有濃郁的古典氣息與厚重的人文底蘊。學校讓學子們在這里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每天下午,學子們可進入文廟大成殿,閱讀儒家經典,尋求精神共鳴;每次考試,各年級的前七十二名學子可坐進大成殿答卷,取“孔子七十二賢人”之意來激勵學子;每年高考前,學子們莊嚴地走過狀元橋,虔誠地面對夫子像,神圣地舉起拳頭宣誓,以此來鼓舞學子斗志。為先師繼絕學,為后生計長遠,這是太谷中學傳統文化教育的神圣使命。
同樣,每年鳥語花香、春意盎然之時,太谷中學總會舉辦以“親近自然,放飛心靈,陶冶情操,磨煉意志”為主題的六十華里“遠足活動”。全校師生在校長的帶領下,高舉校旗徒步走向農村、廠礦或“大佛山”、“龜齡避暑山莊”。在長途跋涉中,領導、師生發揚“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生動展現了太谷中學團結協作、勇敢頑強的精神風貌。
師資隊伍水平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
為加快教師隊伍建設,太谷中學早在十幾年前就實施了“名師工程”和“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即提高班主任、教研組長津貼;獎勵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參觀、考察;改革評模評優、晉職晉級的辦法,鼓勵教師成名成家。“青藍工程”即每年初舉行新老教師拜師儀式,明確幫帶責任;每學期開展“師徒同課賽講”、“青年教師匯報課”、“班主任經驗交流”活動,促進交流學習;每學年舉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獎賽”、“班主任技能大獎賽”,提倡改革創新。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學校還特別給予大獎重獎。
在這兩個工程的實施下,全校教師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榮、以相互學習為樂”的工作氛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太谷中學現有專任教師187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67人,省學科帶頭人6人,省教學能手33人,市學科帶頭人4人,市教學能手24人,縣學科帶頭人19人,縣教學能手46人,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優質課、整合課大賽一等獎的有26人,二等獎的有16人。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更是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很多青年教師外出參加賽獎都能贏得桂冠、載譽歸來,很多青年教師已成長為省、市、縣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很多青年教師已能培養出清華、北大等名校學生,他們已經成長為一支敢打難仗、能打勝仗的勁旅,他們已經撐起太谷中學的燦爛天空。
太谷中學之所以有這樣穩定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得譽于太谷中學寬松的用人氛圍和優良的工作傳統。在太谷中學,時時處處可以見到領導深入教學一線、深入管理前沿、深入職工家中關心慰問教職員工的溫馨感人畫面,這些暖心的舉動堅定了教職員工服務太中、獻身太中的決心和信心。因此,從領導到教師,從職員到家屬,天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時常加班加點,不計報酬。在事關學校發展的大事面前,能做到思想一致、顧全大局、團結協作,能做到個人服從集體、小事服從大事、局部服從整體。對于太中的教職員工來說,他們已不是單獨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互為一體的“太中精神”。“太中精神”就是仁厚博愛、敬業奉獻、求真務實、嚴謹治學、自強不息、拼搏奮進、追求卓越、與時俱進。這種精神是一代代太中人薪火相傳的結果,至今已變成太中人血管中流淌著的血液,已升華成一種自覺的人生追求,已幻化成一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行為。
2008年,侯西強挑起太谷中學校長重任之時,正是新一輪課程實驗在全省上下全面、深入展開之際。這一年,上任伊始的他憑借敏銳的嗅覺,積極主動地爭取,使太谷中學成為“山西省新課程實驗基地校”;這一年,鑒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重視知識傳授,忽略素質培養的短板,他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只有學生想學了、樂學了、會學了、學好了,課堂教學改革才能說成功;這一年,他又在全校教師大會上,果決地提出:太谷中學要在課堂教學改革和新課程實驗方面再有新突破,再出新成果,要充分發揮基地校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心動就是行動。為此,他撲下身子和班子成員深入教研、教學一線認真聽取師生意見,收集課改存在問題,積極進行有效的改革。在攻堅克難的改革進程中,相繼出臺了《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等十幾個課程改革方案;完善了以“校本培訓為手段、教師培養為關鍵、模式創新為重點、教學評價為反饋、檢查督導為診斷方式”為核心的有效教研體系;在總結多年課改經驗的基礎上,大力推廣以“教學案、動車組”為載體,以“問題引導、合作探究”為方法的“導、學、議、練、結”五字教學模式;積極實踐“周檢測”、“月考”、“抓邊促優”等制度,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特別是新課程實驗和課堂教學改革在全省遙遙領先,得到了省教育廳和省教科院的多次贊揚。
幾年來,改革花開果飄香。2009、2010年,太谷中學舉辦了兩屆“全國高考復習研討會”,學校倡導的“五字教學模式”觀摩研討課受到了與會專家和全國各地一千多名教師的普遍贊譽。特別是,2009年晉中市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有效教學’觀摩課”又在太谷中學舉行,太谷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再次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
在太谷中學,無論是宿舍管理員、衛生清掃員,還是保衛巡邏人員,都統一叫“德育教師”。這一細節體現了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因為班主任、課任教師下班后不可能全程跟蹤學生,而“德育教師”恰巧彌補了班主任、課任教師教育管理之外的漏洞。既然是教師,那就應該有教師的素養。為此,在選聘“德育教師”時,從學歷、形象、氣質、職業經歷等諸方面層層把關,經過幾年的調整和鍛煉,學校已經打造出一支經驗豐富、勝任工作的德育教師隊伍。這樣德育教師所從事的崗位也就成了生活教育領域、精神傳遞場所、真情感化陣地。德育教師開辟的“溫馨提醒”、“本周最佳宿舍”、“本周星級宿舍”、“表揚欄”等專欄,起到了榜樣激勵、輿論導引的作用;德育教師為生病學生送飯、打水、拔火罐,拉近了與學生的情感距離,用絲絲真情感化點亮了盞盞心燈;午休、晚休期間,德育教師犧牲自己睡眠時間分層、分宿舍查鋪,安頓秩序,保證了學生充沛的學習精力,而老師們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等精神品質卻深深地埋進了學生心里。出現這種管理手段和管理效果,與太谷中學對班主任、德育教師的培養培訓是分不開的,日積月累的熏陶使班主任、德育教師更新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提高了認識。班主任、德育教師在日常管理中實現了行為管理、理性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機結合,達到了管理方式倫理化、管理手段柔性化、管理方法藝術化的境界,涌現出了許多學生認可、家長滿意、社會贊譽的班主任和德育教師。
進入新世紀以來,太谷中學連創佳績,先后誕生了省理科狀元、省文科榜眼。近年來,太谷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節節高。全校高考二本以上達線人數,由2007年的827人,猛增到2008年的1008人,又猛增到2009年的1316人,又繼而猛增到2010年的1586人,太谷中學已成為真正的高考千人校。其中應屆生以達線總數、達線率兩個第一的絕對優勢蟬聯晉中市冠軍。三年來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15人,位居全省前列。高質量的辦學成果,贏得了全省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的高度贊譽。
太谷中學先后榮獲“改革開放30年全國基礎教育發展成就30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山西省教育行業首選品牌單位”、“山西省模范單位”、“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山西省‘五一’勞動獎”、“晉中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校”等國家級、省級、市級榮譽100多項,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確定為優秀生源基地。
太谷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事跡還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國教師報》、《山西日報》、《晉中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了學校,還整版刊登了學校的辦學經驗。國內100多所兄弟學校前來參觀學習,考察取經。
翰墨飄香譜華章,滿腔熱血寫春秋。驕人的成績,是一份喜悅,一種榮耀,更是一份期待,一種責任。當歲月的斑駁已成印痕,歷史將繼續見證,今天的太谷中學,將繼續揮灑科學發展的巨筆,譜寫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暫無文章
侯西強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南關村新建路
電話:03546223336
郵箱:369986532@qq.com
和侯西強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山西省太谷中學校長—侯西強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