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5/24
3492次查看
管杰發布
1月19日,由北京市教委發起的“創新人才培養協作體”和“開放性科學實踐協作體”正式落戶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十八中校長管杰表示,這標志著十八中將和全市20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35所中小學形成教育協作體,共同實現跨學校、跨學段、跨部門、跨區域協同培養創新人才的工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縱向銜接、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橫向整合,系統培養創新人才的長效機制。
雙協作體基地落成當天,十八中就開展了5個開放性科學實踐課程,吸引了全市千余名中小學生參加。協作體學校的老師和豐臺一線教師共60多人,還參加了當天的創新型教師培養活動,邀請清華大學教授高云峰主講。
目前,十八中有20多個實驗室可供教育協作體進行開放性科學實驗課程的使用。據十八中校長助理谷士清介紹,上一個學期,十八中已經開展了3個開放課程,全市近2000多中學生在此接受課程教育。十八中還投入600多萬建成最新3D打印實驗室,取名“創客空間”。這里有3D打印和掃描設備,十幾種3D設計軟件及硬件設備和師資課提供學生進行創意設計和創作設計。
“創新人才培養協作體”和“開放科學實踐協作體”是根據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要求而成立的,雙協作體落戶十八中,簡稱“十八中協作體”。
“十八中協作體”成員包括北京第十二中學、北京四中、北京匯文學校、北京師大附中、北京育才學校,以及方莊教育集群的芳城園小學、芳古園小學、芳星園中學、左安門中學、北京職教中心校、豐臺勞技中心等共35所中小學;20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清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醫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博物館、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昆曲劇院、中央電視臺、北京青年報等資源單位。
據十八中校長管杰介紹,協作體將充分利用區域豐富的媒體、藝術、科技、文化資源,在藝術家、科學家、學者的帶領下與高校聯合、協同培養創新人才,逐步建立完善中小學課程基地與高等院校的銜接、與社會資源整合,形成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
此外,十八中協作體還將通過“研究推進”“模式探索”“課程建設”“隊伍建設”“平臺建設”等工作,系統、持續、深入的推動課程基地的基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立足本校、服務集群、面向全市,通過多途徑開展專業素養、銜接過渡、專業拓展和社會實踐等課程的培養,建設成教師發展、學生成才的協作體。”管杰表示。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管杰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方莊芳星園二區11號樓
電話:01067634326
郵箱:423698525@qq.com
和管杰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校長—管杰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