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長管理中心
用戶名: 密碼:

校長:丁延才

中國校長獨特展示平臺http://www.sport-novelty.com

轉型時期的中國學校德育淺思

發布時間:2014/1/13

1423次查看

丁延才發布

——讀《歷史的瀑布與峽谷》有感

馬克斯·韋伯對學校教育有過這樣一段論述:“在一個沒有正規的宗教教育和禮儀的國家里,學校成了道德品質和倫理教育的殿堂”。
早就熟知這句話。

那時,我真的認為在中國學校肩負著對學生道德品質和倫理教育的神圣使命。但我并不清楚為什么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沒有產生正規的宗教,甚至有種莫名的無奈——在中國從事教育工作真是不幸,學校教育除了要完成知識的傳承還要承擔對學生的道德培養。這和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只管教授知識不必承受德育的情形相比,負擔太重了。羨慕外國的宗教在學生的教育中的作用同時更多的是困惑:我們的“宗教”怎么就沒有呢?沒有正規的宗教學校德育到底應該做些什么呢?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王鴻生著的《歷史的瀑布與峽谷——中華文明的文化結構和現代轉型》。讀過之后似有感悟,許多謎團似有了開釋。作者在論著中分析了統治人類社會四個緯度,即政治統治、道德統治、學術統治、法治統治。他在文章中旁征博引地闡述了在中華文明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是“政治統治作為主導,道德統治作為政治統治的支撐,而學術統治、法治統治處于從屬或被政治統治利用的地位幾乎沒有很好的發育”。他認為,在夏、商、周三代,政治上采用封建制,道德上注重禮法,也就是道德注重的是人如何服從天意,服從于執行天意的“天子”的政治統治的人文性的政治倫理。到了秦始皇統一直至清王朝滅亡的兩千年歷史中,社會結構、政治制度幾乎沒有任何改變,有的僅僅是改朝換代。這時的政治全部是皇權既是天意,皇帝一手遮天,政治統治高于一切,其余統治更是只有為其服務才可能“生存”。不同的朝代可以選擇不同的道德、學術、法治,此三者沒有獨立的地位,就不可能發育成完善的體系,尤其是道德統治。孔孟創造的儒家學說雖被漢武帝遵從為國家意志,但其出發點并非“鈑依”,而是利用,利用其統治臣民百姓,這便是為政治服務的。而像孔孟這樣的圣賢,他們的思想雖考慮到了如何使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思考更多的是人性如何服從政治的需要,他們的學說從骨子里就有一種“獻媚”于皇權,自甘下位,仰視政治甚至討好于政治。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的道德不可能成為獨立的宗教。反觀世界其他幾個宗教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創立宗教的人創教之初并沒有考慮為政治服務,他們完全從人類的自身需要出發,尋求人類“解脫”之法。他們鄙視政治,至少與政治分庭抗禮,很多政治統治者“鈑依”了宗教,道德統治占了上風,慢慢發展成為了宗教,這個過程中學術統治、法治統治在西方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慢慢發展成為了居于主導地位的統治方式,出現了現代文明。從以上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國政治統治始終是第一位的,道德統治是服從和服務于政治統治的。而在西方常常是政治統治是為道德統治服務的。這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呢?中國古代皇權第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社會的發展取決于皇權的意志,不可能發展出學術、法治文明。而西方則出現了民權第一的思想,由于“眾多的民”的意志不可能完全一致,法治文明必然產生,由于“眾多的民”具有獨立的人格,學術文明必然發達,這兩種文明恰恰是現代文明的標志。于是西方世界早于中國轉型成為現代文明,再看中國,到了辛亥革命時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才真正在中國歷史上徹底轉變了政治意識。由于“三民”主義符合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辛亥革命沒有用大規模的戰爭方式就使得延續了兩千年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這時的中華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那時起,中華文明不得不思考如何轉型的問題;從那時起,幾十代人前仆后繼為中華文明轉型而嘔心瀝血;從那時起,中華文明不得不放棄政治統治第一的訴求;從那時起,道德建設似乎也失去了方向。于是就出現了沒有正規宗教對人信仰的影響,只好依靠學校教育對人的道德品質的熏陶。而學校德育在中華文明轉型時期如果還僅僅追求傳統道德理念顯然不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要放棄傳統道德的內容,一時又難以找到不服從于政治的道德內涵,學校德育悖論從此產生——學校不進行德育不行,進行德育似乎也不行(不知道怎么樣行)。

在轉型時期的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學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首位,這說明,我們國家在前進中已經意識到了德育統治的地位,想法無疑是正確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學生的德育要么在非常高的標準指導下進行所謂的思想建設,要么在非常低的層面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目前的主流),即便是這樣,學校教育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也會被社會現象滌蕩得蕩然無存,意識迷茫的一代人找不到自己的“根”,隨波逐流、追名逐利、為所欲為者大有人在。可以這樣說,目前的中國學校德育還沒有找到一套適合于轉型時期要求的德育操作模式,社會又沒有正規的宗教對人性的疏引。德育也只能停留在對學生的行為束縛上。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就要清醒地認識到現代文明的特征,現代文明是一種以學術文化系統為主導,以法治文化系統為支撐,以政治文化系統為調控、引領、服務,以意識形態文化系統為凝聚社會、整合理想的文明。這是與中華傳統文明相去甚遠的新文明。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與現代文明接軌的方式,就不得不慎重考慮我們的道德是否也應該調整它的方向,即符合于現代文明要求的方向。其核心應該是在堅持中華傳統文化向善的成分同時,積極吸收西方宗教對人性合理的引導成分變成我們的德育內容,把學術文化系統的精神追求:創造財富為人類服務作為我們德育教育的方向,在實際操作中體現法治文化系統正義的力量、規則的意識。最終使得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是有愛心的人、有責任心的人;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人;是對人類社會有貢獻的人。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講到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我們的德育已經有的現成的、好的內容可以繼續操作。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德育操作模式恰好給每一個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沒有正規宗教的中國處于轉型時期的學校德育真的是大有作為,既然是非為不可,又可能大有作為我們還等什么呢?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到:
十八大學習  感悟報告  學習心得  領導發言

丁延才

省份:遼寧 地區:大連市
學校:遼寧大連八中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撫順街永明巷12號

電話:041184611980

郵箱:521411@qq.com

丁延才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遼寧大連八中校長—丁延才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 免费的aⅴ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小电影在线观看的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