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長管理中心
用戶名: 密碼:

校長:陳燎原

中國校長獨特展示平臺http://www.sport-novelty.com

陳燎原:辦學要以學生為第一

發布時間:2014/3/14

1887次查看

陳燎原發布

今年高考,晉江一中學生林婧婷以662分的總分奪得泉州市高考文科原始分狀元。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晉江一中校長陳燎原認為,一所學校所出的成績,那都是腳踏實地干出來的,這些都與一中人堅持以“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三會三高”的育人目標、“三進三出”的質量要求是分不開的。

陳燎原,教育部全國高中骨干校長高級研究班學員,先后被評為福建省優秀教師、福建省師德之星、泉州市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現為晉江市第一中學校長。

先學做人 后學做事

“作為一中人,要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陳燎原說,他時常告誡學生,在這“三會”當中,做人是擺在第一位的。

每一所學校,規章制度可能幾十個、百千條,在陳燎原眼里,最為關鍵的是要注入道德的元素,讓學生在無形當中逐漸感知,因為這是學生學業求知、學會生活的動力。舉例來說,從2008年秋季開始,一中住宿生2100多名,食堂實施米飯免費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從表面上看,幫助家庭困難學生減輕經濟負擔,但是,在免費吃的背后是給學生一種選擇:吃多少,打多少。教育給學生選擇的機會,學生對選擇負責,不僅要對自己負責,而且要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培養自己高度的責任感。食堂管理人員反映,現在學生剩飯剩菜少了,幾乎為零,真正做到了節約糧食,學生養成了一種珍惜糧食的道德風尚。

一位好的掌舵人,要懂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一中教師陳波的眼中,陳燎原校長就是如此。拿學校的電化教學組來說吧,總共有老師7人,4年前,改組設備壞了,經常都找不到負責的人。自從陳校長上任后,他將該組成員“盤活”,在一次次與教師的深入訪談后,陳燎原根據教師自身特長進行細致分工,有人專門抓競賽、有人抓設備維護、有人負責場館……進行責任稻田制,效果也非常顯著,該組自那以后在信息技術奧賽中屢獲獎項。

對于學生的教育,陳燎原說,教育的藝術,就是要處理好方與圓的關系,而一中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第一”。方,就是規章制度,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所學校的管理往往如此,規章制度不能丟。但在制訂規章制度時,又得充分尊重學生,征求他們的意見,如果規章制度全部都是靠強制執行的手段,那么收效也是堪憂的。所以,我們在遵守規范的同時,又保護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的“既要圈養,又要放養”。

跳出傳統 用故事打動人心

走進一中,信心拈來,隨處可見一中人自己的故事。陳燎原說,故事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他上任4年,最有成就的就是讓故事走進一中,走進全校師生的心田。

身為一校之長,他起了一個帶頭的作用,在學生家長會、教職工大會等很多場合,他都是用講故事的形式,讓教師、學生明白大道理,而這些故事又都是發生在自己或是校園里的真人真事。有一回,為了讓學生知道何謂感恩,他舉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個例子——“十杯豆漿的故事”。

陳燎原說,自己出生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兄弟姐妹很多。讀初二的一天,有一回班主任招呼他,并遞給他一張紙,說那是他的助學金,紙上印有十枚印章,當時老師告訴他,一枚印章可以領一杯豆漿和一根油條,這對于當時的陳燎原來說,是件多么激動的事情。陳燎原分9次到服務部領取了9杯豆漿后,將最后一枚印章保留至今,他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永遠記住自己的老師,從那以后,他每一年都懷著感恩的心去拜訪老師,而自己又讓這種感恩傳遞,學會關懷每一位貧困生,延續老師的故事。

就這樣,每一年度,都有超過50名老師走上講臺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而學生同樣如此,在自己的主題班會上,他們都是從身邊的故事去感悟里面的精神價值。在一次主題班會上,2009年級初二年學生陳慧玲講述了一個家庭故事《一罐杏仁》。陳慧玲家住在離校較遠的一個鄉村。在她還沒出生時,爺爺就離開人世,奶奶因傷心過度,哭成了聾啞人。奶奶不識字,語言的隔閡,給家人與奶奶交流帶來不少的困難。奶奶很是疼愛她的孫女,可她的孫女不領情。故事這樣述說:

“有一次,學校的上課時間調整,要晚一天回校上學,奶奶不知道,依舊老習慣:默默地幫我整理好衣服,整整齊齊地放在我床上。可當時,我卻有點反感了,說她也不問問我上學不上學,凈瞎忙。”

“又有一次,學校的休假時間調整,要晚一天回家,奶奶不知道,拿著日歷跟在家的媽媽比劃著,嚷著,叫著。原來她從日歷推算過了5天,她的孫女應當可以回家了,她拿出珍藏的一罐杏仁要給她的孫女品嘗。”

講述到這里,陳慧玲哭了,班上的同學也掉下了眼淚。親情是一種愛,一種最真誠、最無私的人間情誼,它意味著無言的牽掛和默默的付出。學生講述生動的校園文化故事,體驗親情的付出,體驗親情的偉大。

故事的威力是無比的,學校將學生的故事編成《校本課程》,它教會師生用心去尋找生活的亮點,用情去點燃智慧的火花,用力去演繹生命的體驗,匯聚成學校勵志教育的文化長卷。

展示自我 我的社團我做主

晉江一中共有47個學生社團,幾乎每個學生都參加過一個社團。一年兩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成了全體學生社團的“群英會”,大伙不僅展示才藝,還扮靚了校園文化。

陳燎原說,學生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組織起來的團體,對構建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協會便是其中的一個招牌社團,不僅制作會徽,還印制會旗,人丁興旺,活動豐富多彩:賞析心理學影片,讓會員接受心靈熏陶;開展心理健康征文,釋放大家的心靈;出版會刊《石鼓心聲》,培養動手能力……去年春季,心理協會還舉行校園心理情景劇比賽,全部劇目由內部會員自編、自導、自演,就連道具和服裝也是大伙自備。

去年5月7日,一中舉辦第二屆校園心理情景劇。演出結束后,負責心理協會和劇務工作的學生,像往常一樣留下來整理舞臺,打掃會場,并合影留念。這時,在《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音樂聲中,大家放聲歌唱,以這種獨特的方法,慶賀演出的成功。一曲唱罷,心理協會會長陳克智同學對大家說:“為了演出,這兩天中午、傍晚,大家都是啃著面包,喝著礦泉水,抓緊時間做準備工作,很辛苦,嘗到了酸甜苦辣,但心里很高興,因為我們收獲了成長……”話還沒說完,他已淚流滿面,在場的其他同學和指導教師也流下了眼淚。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林育慧告訴記者:“我們的校園心理情景劇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整個過程又艱難又曲折,由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管理,在失敗和成功中去超越自我。”

社團活動,學生在自主管理和自主活動中,在失敗和成功中,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陳燎原說,在晉江一中,很多學生社團跟心理協會一樣備受大家追捧,像相聲小品社、武術協會、記者團、廣播站等,這樣的學生社團幾乎濃縮了所有的社會元素,讓學生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使他們在步入社會之前就儲備一定的交際能力,從而有可能捷足先登,成為“創業者”。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到:
十八大學習  感悟報告  學習心得  領導發言

陳燎原

省份:福建 地區:泉州市
學校:福建省晉江第一中學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青華社區煙邊巷82號

電話:059585682458

郵箱:59886874@qq.com

陳燎原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福建省晉江第一中學校長—陳燎原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一本一级特黄大片中文字幕 | 丝袜屁股在线国产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