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市教育局,為金陵中學建校125周年的慶典,為她的隆重的生日,表示我們衷心的祝賀。也為長期以來,關心金陵中學的發展和關心全市教育發展的我們著名高校的各位同仁以及各個學校、社會各界朋友們,表示我們衷心的感謝!
125年的歷史,這個在歷史長河當中是很短暫的,但是對于一所學校來講,它又是異常的深厚的。這個異常深厚的125年,給我們所有的教育人,有怎樣的啟迪?我覺得,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可能我們未來的125年,就能走的更好,更輝煌。
我覺得,首先,第一個是作為教育人,辦一所學校要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怎樣的教育?我們的基礎教育面對的是中小學生,我們的基礎教育的目標就是基礎。因此,它必須面對所有的學生,為他們有個性的發展提供平臺,這一點,125年的金陵中學做到了。在她的課程建設當中,在她的社團活動當中,在她的教師隊伍的建設當中,無一不體現著這個特點。尤其是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當中,金陵中學,引領風騷,在高中特色多樣的發展當中,也為全國提供了借鑒和經驗。
作為教育,作為教育人,在這個125年歷史的當中,還應該體會出什么?我覺得就是我們的教育要關注草根,要有草根情懷,因為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孩子們,是所有的孩子們,所以我們必須用我們的草根情懷來從事這份事業。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是不是穩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社會各階層不固化,不僵硬,能流動。而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重要的管道,就是我們的基礎教育。我們做到了,整個社會就活起來了,各個階層就活起來了,而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因此,我們必須具有草根的情懷來從事我們這份事業,125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金陵中學也做到了。她地處城市這個繁華的地段,但是培養的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大量的來自草根,讓這樣的孩子有出息,能發展。不僅是這樣,而且在新一輪的南京的城市發展當中,金陵中學也勇敢的承擔起了這份為草根發展的責任,無論是在六合,還是在拆遷的四大保障房片區的那些草根集中的地方,金陵中學都把自己的優質資源輻射出去了,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我們能夠在那些地方又能為我們的孩子架設起一個通往未來人生的立交橋。
在這兒,我說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有一次,陪季市長出去調研,曾經在下關那兒,有個拆遷戶問季市長:“市長,我們要去的那個地方,聽說是金陵中學學區,是真的還是假的?”季市長說,“教育局長在這兒,讓他回答。”我說是“真的,不僅是掛牌子還去人."結果這個老太太很感動,她說“我們祖祖輩輩住在這兒都沒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沒想到搬到那兒,享受到南京市最優質的資源”。從這兒,我們就可以看出,金陵中學的這份草根情懷,也是我們所有教育人必須堅守的這份情懷。
125年的歷史讓一所學校從平平凡凡的學校走向了無比輝煌,也培養了一大批的孩子們成長為社會的中堅。我想當我們意識到這份責任并且把這份責任能夠勇敢的擔當起來的時候,金陵中學的未來的125年必將比今天更加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