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2013年10月25至26日,華師一附中六三屆(同期)畢業五十周年聯誼活動在漢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六十多位老同學,見師、友,觀新校,游故鄉,重拾自己的年少、青春和夢想,感謝母校使學生受惠終生的教育,給予每一個人標桿、起點、眼界和見識。
老校長郎郡詩,當年老師陳治平、曹元旺、邱方達、甘益康,現任副校長趙麗、校友會馬嵐老師,應邀出席25日聯誼會。郎校長一來到會場就與每位同學親切握手,并在會上發表了講話,回憶起五十年前華師一附中的學風、教風和校風。他說,正是六三屆這一屆高考的好成績,學校打了個翻身仗,也是這一年,學校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從此開始,有了“華師一”這個名校,這個品牌。應該感謝同學們當年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老校長25分鐘的講話,引來大家的陣陣掌聲。各位老師也都在會上講了話。
趙麗副校長在會上代表學校和張真校長,對老校友多年來的關心支持表示歡迎和感謝。她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和目前教學、教改,特別是實施“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教育理念的情況。為感謝母校的教育,賴賽琳、文冠滇同學代表六三屆向母校贈送錦旗,錦旗上寫著“教育沃土人之模范 歷史榮光青春永在”16個大字。
袁海慶同學主持聯誼會。來自美國的楊雪英、泰國古強秀、香港賴賽琳,來自北京的陳德堯、廣州萬榮根、重慶金勝利、上海鄭秋梅、湖南黃先萍、馬惠渠和武漢的張玉梅、翁行德等同學爭相發言。“學貴得師,亦貴得友”。一樁樁往事、故事,道不明五十年來對母校的無解情結和自豪感,說不盡對老師、對同窗的難忘記憶和懷念。有發言提到,當年有些家庭窮困或出身問題的同學,之所以沒有輟學,之所以還能考上大學,不能不感謝學校在當時政治氛圍中的開明,不能不感謝校長和老師的特別關愛、教育。說到動情之處,講者哽咽,聽者動容。
聯誼會上,陳德堯帶來了詩畫作品,鐘興凌帶來著作《美麗的清秀村》、《說出我的故事》,馬振中合著歌曲《年輕的朋友們,我們來相會》創作了五段歌詞,由邱方達老師起音,大家唱起了《華師一的校友來聚會》:“……回首人生路,顧家愛社會,對人對自己,無愧又無悔。有付出,有貢獻,有喜也有淚,酸甜苦辣生活多滋味。啊,親愛的同學們!快樂的生活屬于誰?屬于你,屬于我,屬于我們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在坐的同學們,千萬要珍重,養身和保健,應該放首位。防中風,降三高,無病又無痛,輕松生活老少都不累。啊,親愛的同學們!健康的生活屬于誰?屬于你,屬于我,屬于我們這樣長壽的老兄妹!……”自始至終,會場掌聲、歡聲笑語連連不斷。
26日,同學們赴華師一附中新校址,看校史展,視校園風光和母校六十周年校慶時六三屆所贈兩棵銀杏樹長勢。期間,學友們還乘游船夜游東湖、漢街,乘車看市容,到武昌江灘觀賞兩江三岸夜景。
在聯誼會晚宴和湯遜湖畔的告別宴會上,袁宇生和黃嘉正同學分別致辭。他們說,是華師一附中給我們打下學業的基礎,在我們身上啟迪出一種精氣神,從此陪伴了我們的學生時代以至后來走上社會,成為不斷奮發向上的一種動力。在我們的人生中,能上華師一是幸事,有這么多好的師、友是緣分,五十年以后還能有今天的相聚是福氣。大家舉杯,共同祝愿華師一附中再創輝煌!共同祝愿各位師、長健康、長壽!共同祝愿每位學友安康、幸福!
1963屆畢業50周年聯誼會現場
老校長郎郡詩講話
趙麗副校長代表學校發言
賴賽琳、文冠滇同學代表63屆向母校贈送錦旗
63屆校友在華師一校園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