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重慶手持技術與高中數學有效學習研討會”上,高中數學老師學習使用手持教學設備。
巴蜀中學計劃在選修課中試點該技術,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變被動課堂為主動課堂。
函數、幾何也能做實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進入巴蜀中學這間數學實驗室,你或許還會晉升為“數學控”。今日,“重慶手持技術與高中數學有效學習研討會”在巴蜀中學舉行,“神器”同時亮相:一個比手機略大的手持設備。用上它,學生相當于有了一個移動數學實驗平臺,枯燥的課堂也添了許多趣味。目前,學校正計劃在選修課中試點開設這門數學實驗課。
記者走訪
傳統數學課偏重理論 學生稱缺乏趣味
“這個還有點意思也!”“聽說可以畫立體幾何嗎?”“學生可能會喜歡哦。”今天上午,來自市內部分中學的50多位高中數學老師齊聚巴蜀中學,這間教室也布置成為“數學實驗室”。
為什么要嘗試引入這類設備?巴蜀中學高中數學教研室主任宋曉宇說,傳統數學課偏重理論教學,通常都是老師直接將結論告訴學生,學生比較被動。如果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就能讓學生自己進行結論推算,課堂更加生動。記者隨機采訪了15位高中學生,多數同學認為數學比較枯燥,缺乏趣味性。
“微博上經常有人把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進行對比,結論往往是中國學生缺乏創新等。”宋曉宇說,引入現代教育技術對考試直接意義不大,但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就像一個頭腦風暴,把以灌輸為主的課堂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
現場實驗
“神器”能做的事很多 有望在高中試點選修課
宋曉宇介紹,今天研討的設備,其實就是現代技術在中學數理化教學中的一個實踐應用。在該數學實驗室,學生將人手一臺比手機略大的手持設備,老師可以通過電腦控制這些設備,甚至還能通過無線電收發試卷、改卷等。該設備也能在物理、化學等科目應用。
“這就相當于一個移動的實驗室,學生可以利用該平臺自主推算各類結論,甚至驗證自己的猜想。”宋曉宇舉例,很多人覺得枯燥的函數,學生能在設備上手動畫圖、修改表達式等,甚至進行一些更加深層次的數學實驗。“由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的數學結論,將比老師直接告訴的知識印象更深刻。”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這套系統已在北上廣等地200多所學校應用兩年,浙江黃巖中學就已經在高一和高二中推行。目前,巴蜀中學正計劃在高中選修課中試點應用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