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人物>
在昨天的比賽現場,一位身著T恤短褲的高個男孩在指導小朋友們制作機器人。
他叫任品旭,今年16歲,是重慶巴蜀中學高一16班的學生,昨天早上他剛從荷蘭回來,6月30日他在那里獲得了“2013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總決賽”搜救組的冠軍。
重慶即將建成機器人之都,并已經建立起機器人研究院。一說起機器人,任品旭頭頭是道,嘴里好多專業術語。
在足球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已經很普及的情況下,對于未來機器人的暢想,任品旭希望自己以后能在生物科技和機器人身上找到結合點。
玩機器人
他成績不受影響
雖然自己設計的“搜救A”機器人不在現場,可是一提起它,任品旭便用各種手勢描述自己的作品。
“我們的機器人大概是長方形結構,配有一個救援的抓手。”他回憶,在荷蘭的比賽現場,參賽隊伍必須讓機器人通過兩間3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它得到第三間房里尋找到目標,并且將它安全撤離。
雖然這樣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當任品旭用“反射”“感光”“點位”等詞匯解釋其中的原理時,周圍的大人都蒙了。
在任品旭參賽的隊伍里,他負責的是編程,也就是說整個機器人的設想都是他完成的。
他說:“我覺得給機器人編程很簡單,但是要有空間想象力。”他覺得,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和小時候將平面圖做成立體手工作品很有關系。
高一的學習并不輕松,可是從去年12月開始,任品旭為了設計參賽機器人,將自己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編程和調試上。
“前前后后加起來差不多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在尖子班的他成績一直不錯。
從小愛機械
最喜歡玩機器人
爸爸任運昌知道,兒子從小就和機械的東西有不解之緣。“我覺得他3歲的時候,在碼頭看塔吊可以看一兩個小時。”爸爸任運昌說,除此之外,每次帶兒子路過工地,他都要看挖土機、裝載機怎么運行。因為兒子喜歡,任運昌陪著他看了好多次。
后來上了小學,任品旭開始有了機器人玩具,拿在手上就不肯放。怕耽誤兒子學習,在他小學三年級時,爸爸任運昌和媽媽李啟瓊想了一個餿主意想阻止他玩機器人,“我們把5個不同的機器人拆開,共接近200個零件,讓他在一個小時內將機器人復原,不然就不讓他繼續玩。”媽媽李啟瓊笑著說,當她下樓散步回來的時候,5個機器人已經全部復原,她當時就和丈夫無話可說了,只得讓他繼續玩機器人。
他的理想
將機器人和生物科技結合
重慶作為機器人之都,未來的機器人將會是怎么的呢?在任品旭心里有著自己的設想。任品旭說,他知道現在市面上已經有掃地機器人等出現,并且已經進入了家庭中使用,對于普通人來說機器人已經并不遙遠。“不過,我還想創造一些更獨具特點的機器人。”任品旭說,因為他很喜歡生物這門學科,所以也在考慮大學學習生物工程專業。
“我希望以后能將生物工程和機器人結合起來,設計出功能更強大的機器人。”雖然只是一個設想,不過任品旭相信,只要有想象力就能朝著那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