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前反思,宏觀把握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要吃透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認真領悟新時期作為一名好教師的必備條件;系統梳理高中地理所學全部內容,分析每冊、單元、節內容在全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教過一屆高三后反思,每學年、學期教學內容的順序是否合理,每部分教學時間安排是否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課中反思,微觀搞活
課前準備的比較周詳完美的教學設計,由于教師、學生、環境等原因可能會導致實際效果不怎么好,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關注課堂上自身的表現,關注學生的眼神、動作和反應。上課時教師觀察要仔細,不忽略小事,重視教學常規的運用。1、如教師的聲音是否宏量,可通過向學生提問,詢問得知;板書、板圖、板畫是否清晰、合理,可通過在教室里走動時留意觀察;2、教師在上課時有沒有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緒帶到課堂上,上課時感情是否飽滿,能否以情動人;是否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評價學生的問題,是否過于武斷,沒有堅持鼓勵和包容的原則,學生的話匣子有否打開,思維有沒有處于活躍狀態。
二、 課后反思,總體突破
如果課中反思許多年輕教師還難以得心應手的話,那么課后反思是所有教師都有應該重視和堅持的。著名特級教師王樹聲在總結教學經驗時有十年磨一課的精品意識。課后反思應注意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原則,即把教學中的成功的方法與失敗的例子與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相結合。
1、反思教學中成功做法
創設寬松的民主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好問的關鍵措施。讓學生培養問的習慣,不僅發展了學生,同樣可以提高教師。如學生問,1、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變化圖中低緯的熱量盈余與中高緯熱量的虧損面積為何不相等?2、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圖中,同樣是向右偏,為什么反氣旋風是越來越遠,氣旋的風向卻是越來越近?3、為什么摩擦力越大,風與等壓線的夾角會越大?4、農業地域類型活動題中第三題不能做,稻田擴大了,上繳公糧也要增多,而題目沒告知。5、城市區位因素(一)課后活動題,答案可以是A或C,因為拍攝照片的角度不同,上游下游就可以變化。學生的問題很多,有好有壞,針對學生的問題,我們既提高的教學質量,又提高了自己。
2、記教學失敗之處
其中一個部分好。記得剛走上講臺時,舉例沒貼近學生生活,沒有典型性,問得不多,老是自己講,問問題也沒有注意情境和層次,教學效果不好。
三、博采眾長,有效反思
在學校,向學生學習,向同組教師和老前輩學習。學生學習愉快或困難,是我們反思的最基本源泉,為什么學生學習會愉快、輕松或困難,怎樣使學生學習更輕松愉快,怎樣使學習解除困難,我該怎么做,可通過問卷或談心讓學生說說心里話。 同學校向老前輩學習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通過聽老教師的課或請老教師聽課評課,與他們一起討論,可以讓你增加教學的經驗,提高教學理論修養。在不斷的聽、評與反思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走出校外多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示范課、優質課,同樣能從別人的上課和評課中增加自己的反思力。
課余,系統的理論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實踐中的問題與理論結合起來,把特殊的問題歸納到一般化,問題和經驗經過提升和拓展,再到實踐中去檢驗,才能不斷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如寫文章和搞課題研究其實也是一種很好反思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