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課堂教學

時間:2013/12/30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拋棄應試教育下的死記硬背,擺脫政治課的枯燥無味成為當務之急。本文主要介紹了通過知識升級、多元激趣等方式為政治課增添“佐料”,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開辟學生樂學、愛學、興趣學習政治的新時代。

高中政治是一門理論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兼具的綜合性課程。在素質教育如此風靡的今天,政治作為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我們的教學中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教師教得非常苦,學生學得很累、很枯燥,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情緒。但是相信很多老師也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許多學生聊天時,提起日本對釣魚島的侵犯,就義憤填膺;逢伊朗核問題更津津樂道;遇中美關系便侃侃而談;可一旦上政治課就昏昏欲睡。我們的學生明明有著一定的政治覺悟,但是為何沒有轉變為學習政治的熱情呢?

愛因斯坦說,忘掉學校里學過的東西,剩下的就是教育。忘掉學校里課堂上灌輸的東西,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是一個人內心真正想要的、真正感興趣的東西,這種發自內心的興趣,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財富,也是課堂上應該給予的,卻未能給予的。

天賦無法強求,興趣卻是人人都可以擁有。課堂的任務不是發現天才、培養大師,而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整個群體的素質。因此如何使政治課變得絢麗多彩就成為我們的追求。那如何使學生對政治課有興趣?我們應該怎么去引領學生學習呢?對此我有幾點想法:

一、        升級知識,語言藝術

政治課要適應當代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教師本身的知識體系也要像軟件一樣不斷升級,建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應成為“長流水”,源源不斷的給學生提供純凈而富有營養的知識資源。比如在講述文化生活這冊內容時,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國內外各學科關于文化研究的成果為素材,以公認的結論為新知識胚胎,以國內學者研究成果為首選。這就需要我們時時關注國內外的文化研究成果,在講解新課時旁征博引,擴大課堂的容量儲備,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更加專注于課堂生活。

一堂好的政治課,除了要有知識廣、容量大、多層次等標準外,更重要的是言之有物,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足夠的教學信息,使學生有所獲。那怎樣言之有物呢?首先,語言要精煉、準確、邏輯性強、有趣味性,善于用形象的的比喻、風趣的語言加上自己的肢體動作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其次語言要奔放豪邁、熱情洋溢。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種情感豐富的人,他同樣強烈感受著喜悅、憂愁、激動和憤怒。問題在于,要讓兒童感受到教師這些人之常情當中,包含著正直,有道理。”例如在講政治必修三《傳統文化的繼承》“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這一問題時,我是這樣引入的:提起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談。然而我們整天掛在口邊的這四個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億中國人頭腦中究竟有什么樣的概念和含義呢?這四個字僅僅意味著京劇、詩詞和書法嗎?它究竟詮釋著什么?能給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帶來什么?我們真正了解自己擁有的五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嗎?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來探索我們的傳統文化到底怎么樣了,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又該如何來對待傳統文化。只有讓學生自愿接受教育,把健康的思想吸入肺腑、融入血液才會凈化學生的心靈,實現教育的目的。

二、        巧創情境,多元激趣

如果把課堂比作一場戲,那課堂前五分鐘就是戲的序幕,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在這幾分鐘之內使學生思維轉接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之中呢?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視頻導入、案例導入、小品導入等等來創設情境。要注意,無論哪種情境的創設,都不能使學生成為“聽客”和“看客”,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高一政治必修2中的《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這一框題時,我采用的是版畫導入。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一組版畫:1948年彥涵先生的《豆選》,解釋給學生畫的內容,并且引用了當時解放區流傳下來的一句話:“金豆豆,銀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做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根據這些內容讓學生來比較我們如今農村的采用什么樣的選舉方式,從而引出我國的基層民主自治的歷程。在這里,解放區的豆選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流傳下來的那句話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去年村委會換屆選舉剛完成,學生們都了解一些,這些都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這節課的導入效果比較好,引起學生興趣,為后面的有效學習打下基礎。

三、課堂探究,小組合作

新課程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探究活動的引導者。在課堂上,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展示個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建立起“我能學”的自信心,樹立“我會學”的信念,增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

在講《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這一框題時,有提到法律與自由的關系,對這一問題我采用的是小組合作,模擬辯論賽。把學生分為2組,一方為正方,認為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另一方為反方,認為人們能夠無拘無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就是自由。雙方同學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提出有力的論據,然后由小組代表起來陳述觀點,雙方就各方觀點進行論證,并反駁對方的觀點。最后由我進行及時點撥。在這次活動中,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搜集資料,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同時也提高了對政治課的學習熱情,他們認識到政治課不是枯燥無味的,政治課也可以變得豐富多彩,可以展現他們的個性和才能。

四、寬容學生,啟迪智慧

教師愛心應表現在對學生的寬容上,無數成功的教育實踐證明:寬容是一中很偉大的教育力量。曾經有個學生因個人愿望沒有滿足頂撞了老師。而這位教師沒有做任何解釋,只給他寫了一首小詩:“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學生看了這首詩,沉思良久,終于悟出了自己的缺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要想法設法讓學生學得更聰明、方法更好、策略更多,這就要啟迪學生的智慧,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后反思,及時總結

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反思性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課后的反思成為改善教學的一大法寶。我們的課堂不可能盡善盡美,通過反思日記來回顧自己講課的過程,標出其中的可圈可點之處;也可以通過觀摩同事的課程,與自己的課進行比較。在講《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這一框題時,我們政治組的成員采用輪流聽課的形式,將4個人的講課記錄進行比較、討論、總結,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及需要向別人學習的地方,這種形式可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后及時反思總結,可以形成一種不斷更新的理念,使自己處于一種時刻保持上進的狀態,試問:有這樣的理念我們的課怎么會沒有激情呢?

課堂永遠是啟蒙的場所,對我們而言,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帶領學生走進政治的殿堂;用藝術化的語言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課堂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放手給學生自主學習;課后教師本身進行及時的總結、反思······這些都會使我們的政治課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有效課堂,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使學生樂學、愛學、興趣學習這一問題始終伴隨著我們的教學過程,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研究、共同建構出更好的、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 欧洲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午夜福利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真实高潮国产对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