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建創新平臺
1.班主任自身要樹立創新教育觀念
觀念是實踐的先導,要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班主任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形成創新的教育觀、學習觀、人才觀,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僵化觀念、保守思想,破除墨守成規、抱殘守缺、拿破掃帚當家珍的心態,將創新品質培養當成最起碼的職責,將其深深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品質。
2.班主任要努力營造創新氛圍
第一,民主性。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胸懷廣闊,尊重學生的創新情趣,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對學生的想法給予鼓勵和支持,尊重學生與自己不同的觀念和疑問,在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第二,自主性。在班級管理、活動組織等方面,班主任要盡最大可能讓學生參與,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保證學生參與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發揮。第三,全面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貫徹面向全體同學、機會均等的原則,給學生創造一種平等的外部環境。英語教育家洛克說,每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顯示出難以想象的個性、尊嚴和創造力。成績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調皮搗蛋不等于道德滯后,成績落后的學生身上也會蘊藏著豐富的創造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會有閃光的道德品質。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創造力和閃光點,精心呵護學生的每一個具有新意的沖動和念頭,珍惜他們每一個帶有創意的言行,在每一次活動中都允許他們獨辟蹊徑,展示自我。第四,合作性。“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增強學生對自己及他人、個體與集體的關系認識,明白任何主體都是社會的主體,任何個人都是社會的個人,從而培養學生堅定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的精神,為他們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礎。在這種有利于創新的氛圍中,學生容易激發創新意識、創新興趣,也會保護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3.幫助學生構建多元化知識結構
創新品質包含著高度綜合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現代信息素質。知識的綜合化是當代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班主任應協同任課教師,幫助學生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從學科交叉、學科對比與學科滲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有效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面對當今發達的信息技術,已有研究提出“教師信息素質”的觀點,主要指教師個體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及其發展要求所應具備的品質、知識和能力。將要擔負培養創新人才的師范生應該具備信息素質,它也是師范生創新品質結構中的基本要素。
4.教會學生創新方法
創新離不開精深廣博的知識和熟練的方法、技能。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興趣,班主任還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學習創新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新的原理,最終是信息的截斷和再結合,把集中起來的信息分散開,以新的觀點再將其組合起來,就會產生新的事物或方法。如:置換要素法、逆想法(如“推推不成、拉拉看”),增加思考法、加大縮小法、海報面包法(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摻合在一起)、強制關聯法等。學生獲得這些與實踐密切聯系的方法后,就會消除對創新的神秘感,增強創新的信心,同時也為創新實踐添加能量。
二搭建創新實踐舞臺
創造性猶如種子,實踐就是創新的肥沃土壤。班主任必須搭建好實踐的舞臺,讓學生參與探索與發現的過程,有實踐鍛煉的機會,為學生的創新人格培養提供動力和源泉。在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中,根據師范生不同階段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筆者認為學生創新實踐可以從以下三步入手:
1.示范
這一階段師范生處于低年級,他們剛剛入校,自我管理能力及活動的水平都處于較低水準,所以這段時間的班級管理主要由班主任做示范,帶著同學一起做,班主任要盡快地讓學生適應師范生活,熟悉師范學校的規章制度,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活動,做好示范。筆者在任師范一年級班主任時,著重在活動組織上做好創新示范,如參加學校朗誦比賽,筆者一方面輔導學生理解文章,讀出感情,一方面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出5人領誦的集體朗讀,由于師生齊心全力,最終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在此之后的比賽中,筆者都能因時、因地、因班況制宜,設計出新穎的形式,并且把設計思路、靈感來源坦白相告。久而久之,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及創新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2.扶助
這階段的師范生已適應了環境,自主意識有了一定的發展,此時,班主任可以提出明確的創新目標,適度地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并且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自我管理,班級中執行班支委競選上崗制、輪崗制。班級管理與組織活動時實行討論協商,這時班主任仍應參加,盡可能讓每個同學都發言,避免消極評價,當學生思考不全面和深入時,教師可點撥、指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積淀,發掘自己的潛能,運用習得的創造性的思維方式與操作方法,進行創造性地組織,以達到目標。這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鍛煉了創新能力,培育了創新精神。
3.放飛
這階段的師范生心理比較穩定,思想比較成熟,有一定主見,班主任應逐步放手,讓他們進一步張揚自己的主體性,做好自我管理,培養組織能力和創新品質,為即將從事的工作做好準備。此階段可以讓他們自己制訂班級目標,規范班級管理,組織班級活動,開展班級宣傳。有些管理或活動,學生在操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甚至失敗,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調控自己的心態和情緒,鼓勵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挫折,探查失敗的原因,克服不良心理,從而養成不畏艱險、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三結束語
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復興,關鍵在教育。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師范院校要面向每一個師范生,培養每一個師范生的創新品質,從而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