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著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和期望,懷著對知識汲取的渴望,我們一行7人到華東師范大學參加為期一周《現代課堂教學創新與實踐高級研修班》的學習。七天的時間里我們分別聽取了王意如、龐維國、吳亞平、王建軍、金忠明等專家的講座,實地考察了曹楊二中、格致中學、大同中學三所名校。參加了兩次學科組的教學研討活動,完成了個人6篇作業及三年成長發展規劃,較好的完成了此次培訓任務。培訓期間按時聽課、認真記錄、主動交流、及時反思,在聆聽中成長,在反思中提高。在一場場“暴風驟雨般”的講座中,滌蕩了心靈的塵埃,接受了思想的洗禮,對自己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提升了對教師職業的再認識:
一、感悟教師的成長
教師的成長=學習+反思+研究,這是我聆聽這幾位專家講座后最深刻的感受。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加強反思和教學研究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
培訓中幾乎每位教授都談到了要樂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必要性。專家門用他們豐厚的知識底蘊、“讀”出來的智慧為我們傳遞著當今最前沿的教學理念,令我欽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就是獲得“理論裝備”——工具(望遠鏡與顯微鏡)。金忠明教授說:“很多老師總說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讀書,其實是忙不到點子上,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要終身學習,要成為好學深思之士。作為教師就要擠出時間來讀書,不僅要讀專業書籍,還要博覽群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滿腹經綸的人自然會成為一個儒者,一個智者。鄭桂華教授則根據我們教育教學的現實情況為老師們提供了一些參考書目,《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激發學習動機》《認知風格與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等。教師只有不斷的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才能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同時在教學中還必須進行反思,可以反思我們成長的環境,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觀、思維觀、學生觀、方法觀、還可以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學?王建軍教授給我們很好的建議“看自己授課的錄像,通過課堂教學中的五步程序進行反思:行動—回顧行動—分析到主要的問題所在—創造替代性行動方案—新的嘗試。”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只有全面的進行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教育教學技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在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開展教學研究,這是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變的必要條件。以前為什么老師們不愿意進行教學研究,是因為我們常常把教學研究和我們課堂教學、備課、上課、評課割裂開來,認為課題研究是額外的負擔而不愿意去做。王建軍教授說“教學研究就來自于我們的教學過程,把研究和評價連接起來,把研究和課堂設計連接起來,把教學研究和備課結合起來,堅持六次就是一份很好的研究報告。”同時對王教授對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如何撰寫研究報告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教學研究不僅是教師職業素養的一種體現,更是教學境界的一種提升。
二、感受教師的幸福
聆聽專家教誨,感悟幸福人生。教學生的過程就是我們自身生命成長的過程。李政濤博士在談到評價一堂好課時說:“我心目中的好課就是當學生走出教室以后變化了沒有?發展了沒有?教師很辛苦、很累,但我們一定要累的有效率,累的有價值。”“學生每天在我們的事業里成長,生命在衍生。”“愛自己就要栽培自己”,“參加培訓,聆聽專家的講座,豐富提高自己素養,就是栽培自己;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就是栽培自己;課堂上傾聽學生心聲和學生共同成長就是栽培自己…...。”專家們用他們自身的成長經歷、睿智理性的思索詮釋著對教育事業的理解,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在伴隨著學生從稚嫩走向成熟的生命歷程中,教師也在體味著成長的艱辛與快樂,體味著生命的蓬勃與感動。我們要用心體會教師職業的價值和幸福感。金忠明教授“沒有幸福感的教師怎能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學生,我們生命有意義才能激發學生生命的意義”。教育就是一種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教師勞動的收獲,既有自己感覺到的成功的歡樂,更有學生感覺到成功的歡樂,于是教師收獲的是雙倍的,乃至更多于其它勞動數倍的幸福。
三、感知教師的責任
當今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已見端倪。人才競爭正在成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今天的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創造性的學習。上海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測試(PISA)中成績奪冠,盡管成績優秀,但美國媒體認為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中國學生的最大缺陷。“學生們缺乏創造力,經常生病,羸弱而容易受傷。”雖然自己的學生取得了高分,但上海的一位副校長認為這個成績并不值得夸耀。國家的發展根在教育,而教師的智慧力量又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核心因素。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要求教師要不斷的提升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培訓中吳亞平副教授的《課堂教學變革策略研究》、龐衛國副教授的《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策略》的專題講座及《課堂教學如何互動生成》《課堂提問的現狀及對策》兩次主題研討活動對于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引領我們的專業發展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就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景,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發現、培養創造性人才。使我們的學生“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成為一個能‘自得’的人。” 金教授:“教師就是要在課堂教學的舞臺上,在學生生命的關鍵期,遵循現行的教育規則,舞出魅力。讓參與及觀賞的對象表示滿意。”政治家掌握國家的今天,教育家塑造國家的明天和后天。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師責任重大!
震撼,源于對教育的思索。快樂,源于對收獲的喜悅。成長,源于對自我的超越。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培訓的時間短暫,但踐行的道路悠遠漫長,堅定信念,成就人生。教師,是我無悔的選擇,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