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學習

時間:2013/12/26

 “校本”(school-based)的概念源自20世紀70年代在英美等國受到廣泛重視的課程開發策略——校本課程開發(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后來,有學者提出學校的“校本管理”、“校本進修”乃至“校本培訓”。
  英國較早嘗試了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進修培訓。校內同事組成進修小組,通過共同“診斷”來解決學校中存在的問題和課堂中面臨的難題。這就是早期的校本培訓。埃文斯(T.K.Evans)在研究“校本在職教育”中強調教師的在職培訓必須從傳統的學科中心轉向到注重教法、組織管理和教學研究能力上。目前國內關于校本培訓的理解,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校本進修”是指以改善學校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中心的全面的在職培訓方式,包括教師的行動研究,以及校際的、與高校合作的師訓活動。也有學者主張把學校自己組織的教師業務學習都作為“校本培訓”。
  我們認為,校本培訓的真正意義不是在于場所的改變,而是教師業務學習和提高的機制的轉變,在于改變教師的業務提高方式上的突破。

  一、校本培訓的特征

  我們認為,校本培訓指的是由學校決策、開發和組織的,基于教師實際需要的,并主要依憑本校教師,提高教師綜合教育能力的教師繼續教育的新模式。它是對目前效果不甚理想的教師繼續教育的改革和補充。它應該具備六方面的特征:
  (一)基于用戶需要。校本培訓必須是根據本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來選擇學習內容,設計學習活動。這種對教師需求的尊重是校本培訓活動質量的機制保證。
  (二)用戶開發。在對教師的需求進行分析后,由本校教師制訂學習計劃,策劃學習活動的組織方案和策略,以及培訓學習活動的評價和調控方法(可以有專家指導)。
  (三)用戶角色的雙重性。本校教師既是接受培訓的學員,又是培訓同事的教員,這是一種相互促進的研究交流的學習機制的建立。
  (四)主題的計劃性。校本培訓不能是今天決定學這,明天又去學那的隨意活動。其學習主題應有一定的系統設計,按一定的時間周期,開展系列化的單元學習。而且各學習單元能較好地配合整體主題。
  (五)以理論來研究和指導實踐。校本培訓的目的不是擴大知識面,拓寬加深專業知識,而是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修養與能力,其主題往往是共同的跨學科的綜合教育教學理論,但又必須以聯系實際并指導實踐改革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鮮明的組織特色。并不是以學校為單位開展的教師培訓就是校本培訓,各學校都在組織的“簡筆畫”、“三筆字”等教學基本技能培訓就不能算作校本培訓。但如果該校在此項培訓組織中有鮮明的本校特色,則也應屬于校本培訓。

  二、校本培訓的三種模式

  事實上,校本培訓是對目前效果不甚理想的教師繼續教育的改革和補充。其常見的組織模式有三種:
  (一)以理論學習為線索的校本培訓模式
  以理論學習為主體的校本培訓是指以教師們形成如何學理論為目標,在聯系實際的理論學習中,逐步形成以理論來指導實踐的自覺性和基本的實踐分析策略。這種模式一般要選擇一本有較為完整的理論著作作為學習材料,根據該書的理論體系設計學習主題,教師們圍繞該理論主題展開具體實例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在共享中實現學習。
  浙江省臺州溫嶺市澤國鎮中心小學從2000年開始實施新型的校本培訓。他們的特點主要有:(1)敢于讓教師自己來教自己;(2)讓教師在自輔中得到更大的提高;(3)注重理論學習的實踐聯系;(4)豐富每次學習活動的視角;(5)將集中的輔導活動與長期的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6)通過大面積參與自輔,激發了教師的投入與競爭;(7)行政領導做表率,骨干教師表現踴躍;(8)即興的質疑與當場的答辯。培訓的整體組織可以概括為“策劃與論證——研究與自學——實施并交流——評估與延伸”四個階段。每一個學習單元又分為“自學——自輔——質疑——點評”四個環節(如圖)。


  (二)以研究交流為主體的校本培訓模式
  在以理論學習為主體的校本培訓開展了一個階段之后,理論學習應該已成為教師的自然能力,這樣重視和促進研究就成為校本培訓的新的重點。通過抓教師的研究交流,促進研究的務實性與質量的提高,反過來推動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這種模式實際上將教育科研活動與校內教師業務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
  這種模式鼓勵教師們通過努力研究,成為一個能向同行發布成果、介紹經驗的專家。教師們的交流發言也將從談學理論的體會轉變為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當然這種模式是將成果推廣應用與教師繼續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嘗試,通過日后的探索會更具操作性和推廣意義。
  (三)以案例分析為主的校本培訓模式
  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一種策略性的知識,可以通過案例的分析逐漸積累形成。有些學校不以理論書籍的體系為綱,也不以分別的研究成果為主題,而是選擇更為樸素的教師身邊發生的實際故事來進行分析。從引述別人的故事進行討論開始,再到自己的實踐中去捕捉故事,從而形成分析與研究具體教育事件和活動的能力。
  不過,我們認為,校本培訓活動應該是教師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它可能是教師們科研成果或心得的交流,也可能是教師們學會研究的起步。因而,校本培訓在整體上應該屬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范疇。

  三、校本培訓組織實施的要點

  (一)學習主題與學習單元
  學習主題應有相當的理論性和較好的實踐指導性,并且是綜合的跨學科的。譬如學習心理學、教學實踐問題分析、新課程改革、教學設計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班組管理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等。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們原先不甚了解,卻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十分需要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策略。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針對性與前瞻性的結合。
  學習單元一般根據學習材料的章節來劃分。具體設計時要注意,每一單元都要有較好的實踐契合點,讓教師們自學后都能夠有話說。表1是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城關一中校本培訓的學習單元安排(該校以“學習心理”作為學習主題)。

表1 校本培訓的學習單元安排一例

 
 時間
 學習主題
 主持和主講
 活動方式
 
1
 3-5周
 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
 (略)
 討論會
 
2
 6-8周
 學習環境的影響與利用
 (略)
 課例分析
 
3
 9-11周
 過程性學習評價的設計
 (略)
 試卷分析
 
4
 12-14周
 學習活動中的遷移作用
 (略)
 課例分析
 
5
 15-17周
 學生學習動機的分析
 (略)
 討論會
 
6
 18-20周
 學習方法系統與輔導
 (略)
 展示與討論
 

  (二)每個學習單元的操作要求
  每一學習單元都要求所有教師自學,選擇若干名教師重點學習,并向大家作自輔報告,主持人進行聯絡與概括,再邀請專家作理論評析。期間鼓勵廣大聽眾質疑、提問,形成討論,并根據實際安排一些延伸性的小沙龍或論文體會的交流。
  自輔報告要把握三個要點:(1)本章主要有哪些觀點?這要求發言者有整體的把握與一定的概括力;(2)本章哪些觀點和提法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有幫助的?可以選一兩個角度談得深刻些;(3)學完本章后,對今后的教育教學有哪些建議?這是反映教師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意識和能力。在發言時,鼓勵教師脫稿發言,鍛煉其即興述評和辯論的能力。
  (三)做好延伸研究的鼓勵和提示
  校本培訓活動的目的并不是學習會上的熱熱鬧鬧,也不在于教師背記住多少理論條目,關鍵在于啟發教師自覺地以理論來指導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研究,所以在主持人和專家點評中要善于將教師討論的話題、提出的問題,延展為一個個新的研究課題,鼓勵教師深入研究。

  四、探索校本培訓模式的意義

  校本培訓的引入,事實上是教師學習方式的新突破,是教師業務提高的機制創新。我們將它與傳統的強調統一的師資培養模式進行比較,發現它有以下幾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體現教師學習交流機會的平等,增強教師的主人翁體驗,啟發教師的創造性
  校本培訓中,教師從被動的聽眾變為主動平等的交流者,這大大強化了教師在事業上的作為感。事實上,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反思分析中,教師確也有自己獨到的認識與做法,如果沒有一個正常的溝通交流機制,會使教師的創造性“斷流”。相反,交流機制的建立與舞臺的搭構,給教師們以展示和發表的機會,會促使大家積極思考,提出創意。
  (二)敢于讓教師自己來教自己,通過自然的競爭暗示,讓教師們在自輔中得到更大的提升,同時提高了學習效果。
  在校本培訓活動中,教師們會通過體味自己作為聽眾時對報告者的要求和期望,來改善自己的報告。由于有將近30%的教師要參與自輔活動,較大的參與面會激發教師們投入的積極性。因為教師間自覺的比較情緒,大家會十分專注地聽其他同事的發言,學習同事們的長處。這種促進機制正是校本培訓活動的突破之處。
  (三)學習分析視角的多元化,有利于教師辯證地認識事物和多維度地思考問題,能提高教師的研究與思維水平,促進教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形成。
  (四)通過骨干教師的自輔發言,較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理論學習和實踐脫節的困擾。
  (五)將教師的教改和研究與教師業務學習很好地聯系起來,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
  (六)集中的輔導活動與長期的自學相結合,推動了教師終身學習觀念的形成。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 思思久久99精品久久中文 | 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