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人受益匪淺。此書是彼得德魯克的一本經典之作,經典在于歷久彌新,經歷了四十年后書中鮮活的思維,敏銳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依然有效、依然真實、依然適用。這些優秀作品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東西,也是單位職工所缺少的,認真讀此書,字字句句對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有莫大的指導意義,做為一名管理者認為此書好比是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工作的前進征程。同時也衡量自我是否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現結合單位的讀書活動談一點感受。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在書中作者將管理的適用性擴展到了非常廣泛的范疇,組織類型從企業、商業延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各類社會組織。只要有組織就需要管理,同時只要需要做決策就需要管理者。“管理”不再是高層經理的特權,管理者的隊伍擴大了,管理者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不論其是否有下屬,不論職位高低,只要是因為其職位和知識他們必須在工作中做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而不論職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須力求工作有效。作為我們軍供站其核心工作是作好軍用飲食供應工作,為國防建設服務、為部隊服務,其從業人員的工作,絕大部分是計劃、組織、協調、溝通、實施及管理。因而,在單位內部絕大部分職工應屬于管理者的范疇,管理者不應只局限在中高層人員,也不能只局限在有下屬的人員。怎樣去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有賴于單位絕大部分職工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即是 他們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實踐中都要經歷一段訓練,這一訓練使他們工作起來能卓有成效。反之,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種后天的習慣,是一種實踐的綜合。是可以學會的,而且必須靠學習獲得。從哪些方面進行學習并養成習慣呢?作者書中提出了五個重點,依序是時間、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很簡單的幾項內容,只要你掌握了以上內容做有效的決策,就可以卓有成效,成為一個卓越的管理者。
簡單歸簡單,學得會不等于做得好,卓有成效的五招,必須要通過不斷地實踐,最終將追求成效變成一種習慣,才能發揮出無窮的威力。其實在軍供站工作一線,也存在著這樣的管理者,他們潛意識里將卓有成效的五點運用的很好。比如我們總務科的基建項目的工作,負責人及管理人員,保證每天多次到施工現場查看,充分熟悉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在工作中抓住重點,在人員使用上知人善任,充分發揮手下職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工序安排上做到井井有條,同時積極主動配合甲方、督促甲方解決工程中的各種問題,使所管工程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做到位。
單位組織的這次讀書活動形式感覺很好,能讓單位廣大的中層管理者從潛意識里認識到作為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同時,為了工作卓有成效,讀書活動的形式不要僅限于中層,因為單位有大部分職工都應劃入管理者的行列,單位應通過多種形式讓他們也學會卓有成效。
第一部分 讀前言有感于“行”、“知”和“案例教學”
讀罷前言,感覺眾多對本書的評價和推薦,更多的集中于對“有效性”的評價。一方面,從對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評價,到如何教人去學會“卓有成效”,透過別人的評價和德魯克自己的前言可以看到作者十分注重“行”與“知”的結合,德魯克一直以“社會生態學家”自居,一輩子做他所教、教他所做、教做如一,稱得上是“經營管理先生”。一個人,終其一生,將自己的切身實踐和若干理論結合起來,將任何理論和知識的歸結點和驗證點定位于實踐。談及實踐,既“行”的重要性,文中我用筆抄寫一遍于一旁的幾句話應是最好的例證。原文如是說:“管理者不是天生的,只是由于他們在實踐中學會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習慣”,莫名的自己也想到了一句話“女人是磨練出來的,成功的女人更是如此”。所以,成功的道路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出來的。
另一方面,幾位本書的推薦人幾乎都對本書的寫作方式大加贊賞,因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通篇理論知識的堆砌,而是引用了若干個有說服力的例子來說明問題。
第二部分 有感于“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文中反復提及了一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無天生的統一標準,而是如文中所言,高矮胖瘦、趣味風雅、憂慮爽朗各個不相同。但他們無不是通過實踐中的歷練而變得卓有成效。
下面五項是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么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的工作,來善用這些有限地時間。
2.有效地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并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鉆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地管理者善于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于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他們不會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也絕不會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成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他們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于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例和次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照正確的次序采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他們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會導致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以上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書的主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學習體會
時間: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