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一堂課中的必要環節

時間:2013/12/23

 在一些公開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非常豐富的活動,非常的熱鬧。但更多的是蜻蜓點水,走過場。活動不深入,沒有做實,并且對活動也缺乏必要的總結與提升。對此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是:只重挖坑,而不重掘井。故而一節課上學生的收獲也就寥寥無幾或者很膚淺。

   我們通常說的一節課,30分鐘、40分鐘或45分鐘,根據其任務與目的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主題學習的課,綜合練習課、復習課等等。作為“主題學習的課”(過去的《教育學》教科書上稱之為“新授課”,即“傳授新知識的課”),在一堂課內,有一些必要的環節,是讓學生很好地領會和掌握學習內容所必需的。教學是朝向一個特定目標所進行的努力的系列行為。所謂教學環節,就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連結的一組教學行為。

 

    其一是學習意義的明了。學習一個主題,它對于我們理解把握世界有何幫助?知曉、明了這一點,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是不可或缺的。我上初中時,我就不明白為什么要學正余弦定理,后來才明白是為了解決三角形角與邊的關系問題。明白這一點對于理解正余弦定理就很必要。任何一個學習者,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獲得成就感,或者懷疑所學知識的價值,就會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性。學生們必須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會自律以及負起責任。而真實的學習情境首要的就是明確的目標與任務,以及學生非常明確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意義。

 

   其二是反饋與強化。由于學生的知識背景與我們教師的知識背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我們覺得很簡單的推理、很明確的邏輯聯系,對學生來說,特別是對于少數處于特殊情況的學生來說,很可能一頭霧水、十分茫然。這就需要我們能以對話的方式探明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的渠道,在一些關鍵點上予以強化。最有效的策略是鼓勵學生復述,即用自己的語言來明確表達。

 

    魏書生老師在他的報告中說,他把一節課的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學生,然后就什么都不做了。我想魏老師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有明確的任務驅動,不依賴老師,真正經歷了自主探索的過程,因而學生獲得了比較好的發展。但如果老師在對一些復雜問題的理解上給與學生一些點撥、一些啟發,學生是不是會發展得更好呢?好總是相對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仍然有努力的空間。

 

    其三是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在西方的教學中,特別是大學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至成為教學的一個環節。教學中教師的思想高度是通過教師引導并參與學生的討論來體現的,討論可以澄清思緒,可以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有條理的表達,學會闡明和維護自己的觀點,學會從別人的觀點和證據中吸取有價值的東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和論述。

 

    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發現和捕獲學生思想的火花,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欣賞,并引導他們完善推理和論證的高級思維過程。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學生揭示積極地合作、相互尊重的氛圍之下的意見歧異;不埋沒任何一個人,提供一道學習,一道成長的環境;引導學生能夠共鳴地接納一切意見,勇于表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直面的問題引進教室也無關緊要,有時還值得鼓勵和欣賞;切記不要羞辱和恥笑學生觀點的荒謬和論證的粗疏。羞辱和恥笑將會使學生變得退縮和怯懦,進而壓抑求異思維的沖動,摧毀創造性思維的幼芽。

 

    最后是回顧和分享。當一個主題的學習結束以后,教師應該停下來問一問學生有什么需要質疑的,有什么需要修正、補充和豐富的?對學生說“我是不是表達清除了?”“還有什么需要進一步澄清的?”而不是對學生說:“你們聽明白了沒有?”“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前者表明的是教師對于自己“教”的責任承擔;而后者表明的是學生學會了還是沒學會,責任在學生。

 

   好的教學是一個精神漫游的過程,正如登山,只有當我們最終登上山顛,俯瞰登山時所走過的路時,我們才會有一種了然于心的感覺。這時的回顧和分享,其實也就是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對于鞏固所“學”的知識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在今天知識學得鞏固仍然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學得鞏固,才能比較好的遷移,才能轉化為學生的實際能力。

 

    一門課程的知識是一個大的網絡、大的系統,猶如一個鏈條,如果這個網絡哪里出現了斷裂,就不容易做到“綱舉目張”、以簡馭繁。如果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是缺乏內在的意義關聯的,零星的,雜亂無章的,那么,這些書本知識就會是僵死的、呆滯的,不能自主地建構出個體的知識。況且,學生也需要經常自我反思,這樣他們才能善于管理、評價和改進自己的學習和思考。

 

    當然,在最后這個環節里也還要包括課后作業的布置。課后作業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給學生布置怎樣的課后作業,是需要認真研究的。“教師也不要給學生布置太簡單、太容易的作業。太容易的作業不僅會使比較聰明的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或引起搗鬼行為,也沒能給不太聰明的學生提供克服以前失敗以及發展解決問題的技能的機會”。(Thomas L. Good  和  Jere E. Brophy著,陶志瓊、 王鳳凰 、鄧曉芳等譯:《透視課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P177)。

 

    西方學者艾普汀(Eptein)確定了10個布置家庭作業的原因,她稱之為家庭作業的十大目的(10Ps):練習(practice)――速度,掌握并保持技能;準備(preparation)――作好下一堂課的準備,完成課堂活動和作業;參與(participation)――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體會學習的樂趣;個人進步(personal development)――學生的責任感,培養毅力和支配時間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和成就感;開發并認可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擴大并豐富活動;學間的交流(peer interaction)--學生共同協力完成作業和學習計劃,激勵他們互相學習;家長—子女關系(parent-child relation)――以學習的重要性為出發點建立家長—子女關系;證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在真實生活和經歷中的運用,提高家長對學生學習進展情況的意識和幫助支持;家長—教師之間的交流(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教師能夠讓家長了解并參與學生的課堂活動;同時,讓家長了解自己子女學習的課程以及進展情況;與社會的聯系(public relation)――向社會證明學校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學習場所,包括家庭作業。同時,可以把與社會進行有效交流規定為有關學生—社區關系的家庭作業;執行政策(policy)――執行區或學校教育領導管理者制定的政策規定,完成規定的每天或每周的作業量;懲罰(punishment)――糾正行為中或效率方面存在的問題。課外作業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可有可無的,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學生的禮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在线三级网站上 |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