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受儒家思想和封建統治的影響,“金榜題名”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時代迅猛發展的今天,這種思想在人們中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而且愈演愈烈。在人們的心目中,孩子考上大學,是能者,是光宗耀祖的頭等大事;誰家的孩子,考試成績好,高考成績好,誰家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國家推行新的課程改革,人們的“金榜題名”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新的教學改革帶來很大的阻力。
在新的課改形勢下,國家新進行新的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是學校,而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推行者和推進者。素質教育離開了教師,那也談不上如何推行素質教育。如果教師改變不了思想,素質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談。脫離實際的推進素質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國國情的。在當前的國情下,如何推進素質教育,就擺在我們大家的面前。
課程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對每一位教師而言,需要知識的再學習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育主管部門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很多機會,比如集中學習新課程理念、市中青年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大賽、生物學科專業培訓等等。這些措施的開展,推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共同進步。新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科素養要求很高,聯系實際內容的增多要求教師對生物教育認識更深刻。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應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注重相互合作,交流機會增多,科研意識和團隊意識才能增強。
我覺得新教材特別親切,首先,它不像以前的教材那樣文字特別多,給人以距離感。其次,它聯系實際生活,增加了許多小欄目和圖片,使得教材內容更加豐富。新課程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給老師和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如果學生能力不足或對生物的興趣不強,老師在教學時只要達到課程標準給出的最基本要求就完成任務了;如果老師的水平較高且學生又有足夠的能力,那老師和學生的發揮空間就很大。
高中生物新課程的課程結構是比較合理的。課程結構要求學生先學習三個必修模塊,以基礎的生物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和實驗技能,同時學習生物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為以后其它選修模塊的學習作鋪墊。必修課程階段,為學生打下了寬厚的知識基礎,滿足了所有學生走向社會時所需的基本科學素養,同時必修階段為學生儲備了繼續學習生物的知識,為選修階段滿足學生興趣和個性發展打下了基礎。如果說必修模塊追求的是廣度,那么選修模塊追求的就是深度,選修模塊培養的是學生的生物專業素養。
從設置課程內容設置的初衷而言,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有自主選擇的余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塊,這樣既可以減輕某些同學的課業負擔又可以滿足另外一部分同學對學習生物的渴求。如果能夠將理想付諸實踐,那將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但是在實際操作時,由于受到師資和硬件條件的限制,學生對模塊的選擇往往難以自主,一般由學校統一確定,這就造成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我們要好好的體會課程改革的精神,使我們在工作中認真用好高中生物新教材,編者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新教材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我們每一名生物教師都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認真研究新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加強研討和交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交流,從而為我國高中新一輪生物課程改革作出自己應用的貢獻。
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思想
時間: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