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點點滴滴,累積起來便是充實。好的心態能讓你每天都有成就感,能讓你的生活充實起來,加上合理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分配,你就能創造奇跡!
很高興,在這和大家一起回味高中點滴,分享其中的樂趣。
首先我們要明確高中的目標:學到更深更廣的知識,考大學,甚至是重點名牌大學。當然,有少數一部分人是為了拿畢業證,然后出去闖天下。但不管怎樣,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走好自己的高中路,為自己的人生旅途添上輝煌的一筆。
高中,給我的感覺是充實且美好,特別是高三,那時候的生活特充實,特有節奏感,心態也是說不出的好,雖然自己也時不時想過要是落榜那又該怎么辦,可是對自己還是信心充足。
眾所周知,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也是保持良好心態的秘方。對每次考試不用太在意,考差時難免情緒不好,考好時當然高興,可是時間都不能太久,轉入正常的學習狀態才是關鍵:用平常心去核對答案,仔細分析試卷,總結提高。
心態好,你的學習可以很有效率;心態好,你會對每天的一點點收獲有很大的成就感;心態好,說明你成功了一半; 心態好,你可以在考場上超水平發揮……
對于學習方面,很多人都喜歡買課外書,想通過題目來學到知識并且鞏固知識。我不反對這樣的做法,畢竟見多識廣。很多題目的本質是一樣的,稍微一變便是新穎的題,題型見多了,便沒有新穎的了,而且還可以在考試過程中節省一些思考時間來做更難的題。
當然,我覺得打好基礎很重要,而我們博中的導學是我極力推薦的書。我個人認為,要是能夠把這本書吃透,真真正正地利用好,上重點甚至是名牌大學是沒有問題的。高考復習我沒有用課外書,用的只是學校發的資料,利用好學校發的資料便是成績。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會學有所得,績效才會明顯。也許有人會問:沒有課外書你怎么學得好?我這個人不要求量,追求的是質。能夠把知識點鉆研透,然后將其運用于解題上,大部分同類型的難題便可迎刃而解。
學習講究掌握,重復讓你更深地理解與運用,重復地鉆研學校的資料不差于不停地做課外書。對于導學的知識點,我認為值得花時間去弄懂理解﹑掌握,而對于習題,做了便把自己認為精典或者易錯的題目加以標志,然后時不時或者考試復習時把它們作為重點復習對象,好好吃透便是成績。
當然,對于英語這門,詞匯量是關鍵,題目做多了,也就有感覺了,想不得高分也難,話說回來,堅持才能出效果。說真的,到了高三我還擔心自己的英語成績上不去,平均成績一百一十多,多虧老師的一路支持與鼓勵,我堅持下來了,最終144分。老師幫訂的英語輔導報是不錯的選擇,上邊有很多值得做的題目,堅持做便是成績。對于生物,把書本看熟即可,多看幾次,記熟為止。對于數理化,多看看精典的題目,多總結便可。語文嘛,積累為要。總之,做好“預習-聽課-復習-做作業-仔細核對答案(標記精典或易錯題目以便日后復習)-預習”,這就是我的復習方針。
學習方面固然重要,可生活方面也得講究。那就說說生活的。
班主任勇哥說得沒錯:別看他平常時嘻嘻哈哈的,別看他下午放學在操場瘋瘋癲癲的,可他的成績卻高高在上。是啊,也許學習時間比別人少了很多,可為什么成績還是那么好?這就是效率。高一時,我極少參加體育活動,一心努力學習,能拿獎學金,可就尖不了,無法進入前二十名。上了高二,勇哥把我們班分成十組,給我們活動課去打排球比賽,我不懂打耶,那怎么得?連連敗,沒辦法。也不知道后來是什么時候喜歡排球,就一直打,班上還有幾位“鐵腳”,經常打,目的為了開心﹑放松﹑鍛煉﹑從學習中解脫出來,很容易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時間是瑣碎的,能夠好好利用瑣碎的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針對性復習,成績便出來。給大家一個建議:內宿生兩個人輪流打飯,中午你打,下午我打,這樣中午可以學到十二點多(中午打飯的人就不可以了),下午可以學到五點半,學了以后去運動。我跟一位好友就是這樣子堅持了一年。
時間是靠擠出來的。運用點點滴滴的時間學習,加上良好的學習心態,凡事看開點,心里放輕松點,勞逸結合,效率自然就出來,效率有了,成績就不用擔心了。
想想高中,真的很充實。沒想到竟是如此多感,難以一一分享,大家的高中生活都差不多,可這感覺還得需要大家去感受。高中要對得起父母,高中的求學路是美好而難忘的,進到大學這種感覺很強烈。希望師弟師妹們走好,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也衷心祝愿你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