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所學校的成功與否,在基本環境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管理起決定作用,正所謂管理出效應,細節定成敗。在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方面,筆者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關注細節管理, 明確工作職責,細節決定成敗。
我校特別注重教學細節管理,力求細致入微地審視管理過程和教育服務,注意細節、精益求精讓學校管理和教育服務日臻完美,盡快讓學校走出低谷。
1. 在教師備課方面:開學初,我們就制定了《四鋪中心學校集體備課要求》、《四鋪中心學校集體備課流程》以及《如何搞好集體備課》,要求教師一定做到三次備課,即一是集體備課,同學科同年級教師提前一周備出一個單元的課,確定出通案。二是個人根據自己教學及本班學生情況,提前三四天修訂通案,備出個案。三是教師提前一兩天,再次熟悉教材,結合個案,在教科書上備出實案,在課堂
教學中實施。
2. 在學生作業方面:我們也修訂了《學生作業布置要求》和《教師批改作業要求》,從對布置作業的內容、梯度、形式及作業時間、教師批改的時間、符號、評價語等方面都做了具體的、細致的要求。要求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文必須在一周內批改完畢,并及時發到學生手中。
3. 在教師教研方面:我們重新制定了《教師教學教研制度》,明確了教師參加教研是自己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要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并在教研時間、教研內容、教研地點、教研方法、形式及其教研考勤等方面做了嚴格的規定。同時學校為了便于教師教研,保證教研時間及教研效果,在本學期,教導處重新調整了同學科教師的課程表,保證一個學科一個下午教研時間,例如:語文組是每周一下午2:00—4:00;數學組是每周二下午2:00—4:00,英語組是每周三下午2:00—4:00,理化生是每周四上午8:00—10:00,政史地和藝體學科為每周五上午8:00—10:00等等。在教研活動時,要求教師評課不能流于形式,每位老師發言時至少要說出本堂課三條優點或缺點,且不能重復其他老師評過的內容。
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形成合力。
開學初學校召開領導班子會議,明確提出“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倒臺”。領導班子成員要各司其職,盡職盡責。每位領導都要做到責任明確,積極協作,優質高效,甘于奉獻,共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為了把全校教師的干勁擰成一股繩,做到同心同德,目標一致,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在工作中精誠團結,互助合作,為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群策群力,貢獻力量,并都能以身作則,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在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領航作用。
三、實施分層教學,提升課堂效率。
開學初我們制定了《四鋪中心學校關于分層教學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體教師在教學上都要實施分層教學,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異步達標。分層施教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①按課型分層: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方法而言,即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不同層次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練中學,在所創設的情境中學,做到分合有序,動靜結合,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各得其所,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觀。②提問分層:為了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要設計了差異性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③練習分層:為解決高層學生“吃不飽”,中層學生“吃不好”,低層學生“吃不了”的問題,實行練習分層。練習作業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全體學生都做,選做題由乙組學生選做,甲組學生全做。這樣,學困生要完成課本上的基本練習,中等生不僅能完成基本練習,也能嘗試著選做較難的綜合題目;優等生則另外增加題量和難度。④輔導分層:以群體教學為主,輔之以個別教學的形式,可使學困生及時彌補知識技能上的缺陷,跟上全班進度,同時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師生感情,激發學習興趣和指導學習方法。對中等生設計中等問題,指導科學方法,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上進為優等生,防止下滑為學困生。對優等生則另外進行提高性輔導。分層次教學實施之后,教師上課效率提高了,學生聽課興趣也提高了,他們不再感到沒話說了,沒事做了。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最大限度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縮小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學生在和諧的境界中成長,學生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
四、加強班主任工作,讓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堅持班主任雙周例會制度,強化每位班主任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及時發現總結班級管理中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思路。經常性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經驗交流,征集和評選班級建設和學生管理金點子、學生成長典型案例,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扎實抓好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對有體育、藝術特長的學生早發現,早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資源,彰顯學校特色。
五、加強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興校。
1. 在教師培訓方面,以教科室、各學科教研組長為工作主體,大力支持教師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與進修等。本學年學校先后組織教師到上海、北京、淮南、合肥、哈爾濱等地參加學習和培訓。
2. 加強名師培養的力度,扎實做好名師培養工作,讓名師更優,真正發揮名師效應;大力開展教師讀書活動,提升教師的精神追求。發揮學校教學業務骨干和市、縣級骨干教師在教學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好“骨干教師示范課”活動;深入做好課題研究工作,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實施“青藍工程”培養計劃。
本學期學校倡導在七年級率先實行“先學后導 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實驗教師精心備課,教科室加強督導,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抓落實,抓檢查,形成精細化的管理激勵機制。
一所好學校,靠的是好的管理,好的管理靠的是好的制度,也就是說必須建立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教師考核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有利于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師隊伍的良好素質。同時通過考核,也可以為教師職稱晉升和職務晉升提供重要依據。學校管理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發展為宗旨,這就離不開激勵,而激勵的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我們在實施教師考核中,始終把教師的業績與績效工資掛鉤。實施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推行精細化管理就是要“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學校現在已實行“首見首問責任制”,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每一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心、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必然會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