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培養負責任的表達者

時間:2013/12/17

 說與寫,是信息表達的基本手段,也是參與公眾交流的基本形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于“讀寫能力”曾有過一個定義,認為是“能夠辨識別、理解、解釋、創造、交流、計算和使用與不同情形有關的印刷和手寫材料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學習和獲得“使得個人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知識和潛力,充分參與到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當中”。十年前,在論說“表達能力提升”的教學追求時,也曾指出,信息時代使表達作為參與交流手段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激烈的社會競爭又要求競爭者必須擁有明晰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無論是說或寫,作為現代人生存、成功的必具能力均應倍加重視。
   
    既然表達是參與公共交流的形式,從現代傳播學的角度看,對這個問題就有深一步討論的必要。

    首先要關注表達的明晰性。明晰表達屬于邏輯學范疇的問題,在它的背后應該是思維的嚴密與清晰,因為語言總是思維的外殼;而交流總是有對象的,對交流對象有起碼尊重,也應是清晰地表達。正所謂,以其昏昏,不能使人昭昭。因此,無論說與寫的訓練,都應關注明晰話題的邊界、概念的確指,努力使學生的言說表達合乎邏輯的同一律;都應關注遵循判斷、推理的基本規則,努力讓學生學會用嚴密的思考去獲取令人信服的論斷力量;也都應關注表達的順序、層次與重點,努力讓學生在表達中呈現出清晰的思路。
 
    那么,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呢?有一個偏向值得注意,我們把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即思維品質訓練大大弱化了,對章法與技巧給予了過度關注;而表達訓練的途徑也被大大窄化了,窄到只余下作文一途。因此,在思維層次關注表達能力提升,就成為“體悟教學”近年來關注的實踐問題。

    有一次,《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制定者,華東師范大學的巢宗祺教授聽我上課后,就此展開了深入探討,形成的共同看法之一就是,在日常課堂教學師生對話交流活動中,應強化意識、高度關注表達訓練。巢先生認為,這應該是語文教學最具學科特征的標志所在,其他學科老師可以不關注,語文老師卻不能不時時關注。
 
    的確如此,教師教學語言規范,不就是規范表達的示范嗎?學生表達用詞不當,老師加以調整,不就是斟酌詞語以準確表述的訓練嗎?學生口出病句,老師及時糾正,不就是錘煉語句以正確表意的訓練嗎?學生語無倫次,老師梳理歸結,不就是概括歸納而使言之有序的訓練嗎?為何平時教學對此置若罔聞、一任水土流失,卻只等著批改作文時才從頭收拾河山呢?總而言之,“體悟教學”認為,教學活動中的交流是學生參與公眾交流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從思維的清晰性上加強表達訓練,對學生把握表達規則非常重要。
 
    第二,要強化表達的對象意識。參與交流的表達,總要針對特定的對象,總要有著一定的目的,不能罔顧讀者與聽眾。提出“情商”概念的美國學者丹尼爾*平克曾在《現代思維》一書中,提出現代人應具備六種基本能力,排在第一位是“故事力”。按他的觀點,信息社會已經使人類進入了“概念時代”,在這個時代,故事可以敘事方式的獨特性和內涵的多喻性,收獲巨大的傳播效果,因而“故事力”就成了現代人重要能力。丹尼爾?平克的觀點,起碼給了我們兩點啟發:一是,表達能力對于一個現代人來說何等重要!二是,表達應該根據現代社會交流對象需求變化,選擇最有力的表達方式。
 
    因此,“體悟教學”認為,表達與交流教學應引導學生不斷強化對象意識,關注表達的場合與目的,從而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收取良好的表達效果。
 
    無論口語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是如此。例說演說吧,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演說是在一定的交際情境中闡說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表達者,你應該努力地去抓住聽眾的心,因為沒有多少聽眾會真正沉下心來在那里聽你不動聲色照本宣科上一個小時。表達,不能建立在對對象的傾聽強暴上,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表達者基本的表達觀。為此,在準備演說的時候,你就必須預作分析。要想一想,聽你演講的對象是些什么人,他們對你的觀點可能持什么樣的態度,聽眾在什么場合下來聽你演講,還有誰在同一場合下發表演講,你需要多長時間就能闡明自己的觀點,而聽眾的耐心又能容你講多長時間,等等。事實上,你的對象意識越強,你對聽眾的分析也就越重視越透徹,也就越能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也就越能征服聽眾的心。順便強調一下,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用話語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便捷、頻繁而普遍。因此,表達訓練必須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應該多安排實踐活動,讓學生開口表達,主動發言,敏捷應對,恰當辯駁,富有鼓動性地演講。

   再如寫作,文章寫給誰看?寫作的目的為著什么?這些都應該經常啟發學生思考。有的學生平時作文不錯,高考卻得不了高分,作文評分誤差固然是個因素,但也不能不考慮怎樣才能不讓可怕的誤差,災難性地落在自己頭上?我看,首先還是要強化對象意識。高考作文是寫給什么人看的?是給閱卷老師看的,是給那些每一天要批閱三四百份作文的老師看的,那些人不會像你的語文老師一樣反復閱讀你的作品,也許一分多鐘就要評判出你文章的高下優劣。既如此,你的文章能紆徐婉轉、含而不露費思量嗎?能四平八穩、面面俱到地重復幾十萬人唱過的歌謠嗎?表達需要智慧,而智慧水準的體現,首先就是能弄清楚對誰表達,又如何讓他接受表達。
 
    第三,要重視表達的倫理。有一個新的概念,說我們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歷經了報紙所代表的傳統媒體和以電視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進入了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最突出的特點,是表達個體參與公眾交流的自由度與影響力空前提高,人人有話筒,人人是編輯,人人對人人進行交流。在微博上,你有一萬個粉絲就擁有了一份期刊的影響力,有了十萬個粉絲就像辦了一份城市晚報,有了百萬個粉絲就等于開了一家電視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昌鳳和曾福泉撰文指出,傳統媒體作為一種專業機構,有職業編輯,“他們不僅核實信息的真實性,全力保障其客觀、公正,同時還把握信息的格調,防止包括諸如暴力、色情等內容的信息被不加區別地傳遞給公眾”。而微博不同,“沒有一個可對微博上傳播的內容具有總體把握能力,并對其負責的編輯人員”。因此,每一個微博用戶,就應該是自我表達的“全面地把關人”。
 
    應該看到,成長中的學生以后面對的表達場合,很多時候可能是虛擬的網絡環境;正如未來學家謝恩在其書名中表達的教育主張那樣,語文教學也應“為明天教育青年一代”,因此,現階段的表達訓練,必須高度關注表達的立場、觀
點、價值取向以至表達的品位,培養出負責任的表達者。“體悟教學”認為,一個負責任的表達者,不僅能夠清晰、規范地表達,顯示表達者的技術與能力、智慧與力量;更能堅守表達的倫理,顯示出表達者的立場與追求、教養與風度。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影院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