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教師善“導”學生善“學”兩翼齊飛

時間:2013/12/16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關于"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部分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有關闡述,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就要做到教師善“導”,激活課堂,學生善“學”,自激自勵,兩者協調互動,共同提高。

一、 明確目標,突出學生主體。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這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形象的說,就是“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他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實踐空間,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眾所周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教材、教育技術四要素影響著教學效果。其中,學生起決定作用。同樣的教材、教師和教學技術,會因學生自身對知識加工水平的好壞,出現不同的學習結果。因此,要以“學生為中心”,首先,要確保三個中心。一是要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要讓學生處于主動的心理狀態,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充當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二是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三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心智發展,對學生全面負責。其次,要處理好五個關系,實施好五個原則。(1)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及尊重原則。即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潛能和個別差異;(2)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及合作原則。即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3)學生與自我的關系及成功原則。即教師創設各種條件,讓學生通過努力達到預定學習目標而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4)學生與知識的關系及興趣原則。即教師以學生興趣為起點,以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為目標;(5)學生與學習的關系及創造原則。即教師要啟發學生自覺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質疑、融會、創造。這些目標與要求,不可能在每堂英語課上全部落實,但要盡量體現。

二、 教師善“導”,激活英語課堂,促進學生智能發展。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

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測試的分數)來體現教學的成就。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說,任務型教學就轉換成了任務驅動型學習。在任務驅動型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比較豐富,教師首先要通過任務驅動型學習,交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技巧;在活動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交際過程起促進作用;同時教師不但應該是課堂交際活動的參與者,還應該充當學生的“活字典”、“資料庫”;從教師的職責出發,觀察、監控課堂活動的進展,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滿足需要,適時激發,讓學生肯學、能學。

明了并滿足學生的需要是教師善“導”的前提。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是

有規律的。教學調查表明,學生對教師的講課在時間上、內容上、方法上都是有要求的。如: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較高的思維積極性,他們不再愿意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他們渴望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語言技能實踐過程中,將語言信息理解、吸收、分析、處理、交流并表達出來。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流程,學習心理和個別差異,精心設計和實施可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和激勵機制,把學生引導到英語教學的情境中去調動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教師主導、指引下,逐步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的學習態度,學會學習。

2、激活調控,營造氛圍,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

教師善“導”的關鍵在于能否對課堂教學進行監控,調節和評價,營造一個

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首先應著眼全課,統籌安排,構建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和已有知識的運用遷移落實的總體框架。對聽說讀寫不同語言技能的目標要求、體現方式、落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數,教學內容應優化組合,有淺入深,循序漸進,信息集中地安排。其次,要尊重個體差異,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提問要求要體現因人而異,適時誘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給學生思考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和更多的機會,并善于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教學進行調節,使教學始終圍繞目標,課堂始終有序,充滿生氣和活力。

3、啟發教學,講練結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

教師善“導”的活力在于教師的啟發教學,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

習過程性,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地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學中不體驗僅能構建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而且能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1) 精講多練。教師要控制好師生的時間支配,變由教師主要使用為學生

主要使用。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必須認真分析教材,找出哪些是可以留給學生的空間,在上課的時候要努力通過設問和應用性的交流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表現出運用英語的潛力,不要輕易直接告訴學生應該說什么。只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才能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機會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特長。

(2)以交際活動為課堂主旋律,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學習語言重在交流。只有在課堂上通過雙邊或多邊的交互式活動,使習得的語言信息得以交流,其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按照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a.呈現活動;b.練習活動;c.交際活動。每一類英語活動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動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①呈現活動的設計要以舊帶新,在復習舊課的基礎上創造情景,呈現新的教學內容,要力求生動形象,使學生處于積極狀態。

  ②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層面,要考慮不同程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可能性,要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的練習活動。無論在學習內容還是在參與形式上,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一個機會可鍛煉,可自我展示。

  ③交際活動要從頭抓起,從培養交際意識到交際能力要循序漸進,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活動、生生活動,使交際活動在模擬的或課堂教學本身真實的環境中展開。

4、改進教法,教給學法,讓學生能學、會學。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的善“導”還在于授人以“魚”的同時授人以“漁”,將教與學方法有機結合,不斷改進教法,摸索能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有效方法。聯系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在學法指導方面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1)指導學生掌握提高聽課效率的方法。我在新學年利用第一課對學生進行“聽課須知”教育。教會學生心到、口到、手到地聽課。(2)指導學生掌握閱讀自學的方法。在進行課文教學時指導學生閱讀要做到:導、看、思、述。明確本課學習目的(即教學目標),掌握閱讀技能和方法,根據課文所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歸納得出正確的結論或語言點。尤其要注意觀察文章的首句和尾句,認真體會作者的“畫中畫”、“弦外音”。并能把認為重要的或疑難的句子或短語說出來,師生共同商討。(3)指導學生創設語境,在交際運用中提高聽說能力的方法。通過利用幻燈、卡片、掛圖、實物等創設情景、表演動作創設情景、根據課文內容自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句型、會話,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會收到顯著的效果。(4)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分

清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分析相似語言現象的異同。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概括歸納,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概括歸納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關注發展,啟迪心智,提高整體素質。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中怎樣學?學什么?事關能否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人才的大局。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觀,樹立對學生負責的全面發展質量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力(包括強烈的事業心,自信心,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精神,堅強的意志毅力等內容)和發展性學力(指很強的自學能力,生存能力,自我調控能力,關心自然,社會和他人的能力)。因此,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教英語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記住幾個單詞,知道幾條語法,學會說幾句英語,更重要的是通過英語的學習掌握學習外語的方法和策略,并具備良好的心態,為今后更漫長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英語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特別是不能放棄成績提高較慢的學生。為所有的學生奠定基礎就會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選擇,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學生善“學”,自激自勵,促使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首先學生善“學”表現在學生善于把自己置于主體地位并能主動學習。能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明確學習主要靠自己,教材只是為自己提供了一個知識的原型,教師只是把自己引進學習大門的向導,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揭示事物的本質,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強化主體意識,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在活動中學會合作,敢于競爭。i

其次,學生善“學”表現在學生善于將知識及掌握知識的技能一并學習,學會從已學知識及能力推及新知,解決新問題,形成自身學習策略及知識網絡,完善學法。比如,學會把學習母語的經驗遷移到外語學習中;學會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以便查找;學會從上下文中猜測新詞的意義;學會理性的推理判斷;:學會千方百計的完成交際任務;學會從錯誤中學習;學會克服障礙維持談話的策略;不要對什么都依賴教師的標準答案,要學會自己利用其他資源尋找答案;學會

創造性的運用語言。為自己創造機會,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

再次,學生善“學”還表現在學生由“學會英語”到“會學英語”,隨著很強自學能力的形成,有效地反作用于教師,對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課堂教學最大優化。新課程標準要求采用互動的課堂模式,提倡開放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互動”、“開放”和“創造”營造了平等、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在“互動’,、“開放”、和“創造”中,學生獲得了相當大的主動權。這種狀況對傳統的常規教學無疑是一種挑戰。因此教師必

須擴大自己的視野,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才能適應這種互動式的課堂模式。另一方面,以前教師是在沒有挑戰、沒有“對手”的情況下,進行著一言堂式的工作,長此以往,難免形成主觀、封閉、固守經驗的思想方法和容不得反對意見的心理狀態。新的課程標準所營造出來的課堂模式,會使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處于一種時時受到碰撞、挑戰和激勵的狀態,這種狀態有利于教師不斷更新知識、深化思想、調整行為;使教師活躍、敏感、豁達,

加快職業化成長的速度,更加適應自己的工作。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在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方面、興趣性方面、學法方面、英語運用能力培養方面下工夫,善于引導學生,激活英語課堂,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智能發展;學生要善于將自己置于“主體”地位,以智能的發展來推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讓我們一起努力,使教師的善“導”與學生的善“學”協調互動起來,為培養21世紀創造性人才做出貢獻!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