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從培養班干部為角度,談一點我的體會。
一、民主選舉,協商分工。
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助手,是班集體的骨干與中堅力量,針對當前對班干部群體重使用輕培養,重學習輕能力的不好的情況,我確定了帶班的第一步驟就是選拔適合當班干部的同學擔任重任,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首先必須要調動全班同學的主人翁意識,積極認真地參加到這項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民主意識,使同學們認識到,民主選舉是班集體每個成員神圣的權利,選舉前營造了公正、嚴肅、民主的氣氛,確定了候選人,讓他們發表競選演講,選舉時無記名投票,差額選舉,當場唱票,公布了當選人名單,在我的提議下,全班同學給予當選的蔡旭東、孫建霞、桑小華、錢曉春等同學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當選表示衷心地祝賀,增強了他們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
選舉結束后,我立即召集了當選同學召開班委會,協商討論每位班委的具體分工,要求他們確立每個崗位都是為大家服務,都是為建立優秀班集體出力的觀點,讓他們各人針對自己的特點,自薦和他薦相結合,暢所欲言,民主協商,最后確定具體分工,并根據他們的情況讓他們中部分同學兼任科代表和室長。
三年后才發現這一步驟是多么重要,作為班級的核心成員,他們得到學校及有關老師的認可,三人當選為學生會部長,一人獲省優干稱號,一人獲省三好生稱號,一人獲市優秀團員稱號,三人獲縣三好生稱號,五人獲縣優秀團員稱號。畢業前夕,在兩位同學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這些榮譽的背后,不難看出他們在三年是怎樣的一種奮斗。
二、明確崗位職責,制訂詳細計劃。
班干部僅僅知道自己是學生干部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引導他們明確自己在這個崗位做什么和怎么做。開學典禮上,校長明確了學校工作計劃,班會課上,我給他們談了對班級工作的一些設想,讓每個班委制訂自己的學期初步工作計劃,利用班會課進行五分鐘就職演講,內容有:我是什么干部,做什么工作,準備怎么做。班委述職后全班討論,哪里要補充,哪里要修訂。全體同學通過以后,由班長匯總,制訂班委工作計劃,每周班會課由部分班委到講臺上述職,談自己的分管工作,最后由班長談一周來的班風學風,談經驗教訓。作為班主任,我是一名忠實的聽眾,也是一位挑刺的聽眾,也是一位指導的聽眾。
三年來,我們班六次被評為文明班級,首屆藝體節獲優秀組織獎,辯論賽獲年級冠軍,有三位同學代表學校成為縣辯論賽冠軍隊成員。如果沒有班級干部對自己工作職責的明確,沒有班級干部的配合,單靠班主任,這些榮譽的取得是無法想像的。
三、扶上馬,送一程,用人不疑。
雖然他們已經是高中生,算得上半個大人,但我不能撒手不管。有計劃有重點地對他們進行培訓成為當務之急。
1、幫助他們養成做事務性工作的習慣,這叫“扶上馬”。
當選的班委的喜悅和激動隨時間的推移慢慢褪卻,具體的工作實施起來是繁瑣的。所以培養班干部良好的工作習慣是必須的。一開始,個別班委方法不對頭,我告訴他,做事應該有計劃,把應做的事寫下來,逐條核對,哪些工作應該什么時候做應該心中有數,這樣才不至于手忙腳亂,也可以請同學提醒自己應該做什么。這樣,少則數周,多則兩個月,班干部就養成了做事務性工作的習慣,從而有條不紊地把工作做好。
這方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勞動委員桑小華。面對栟中環境衛生方面的高標準、嚴要求,一開始顯得不知所措。習慣養成以后,他迅速成長起來,半年后成為學生會生活部副部長,一年后成為生活部部長。在環境衛生這一塊,他沒有叫班主任操過心。如今他已是大學里的班長,高中培養的組織能力在大學里已得到體現。
2、幫助他們落實活動計劃,培養組織能力,這叫“送一程”。
班級計劃中確定的活動必須按時完成,對于負責活動的班干部,讓他們早準備,早安排,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具體實施方案。我發動其他的班干部和同學協助該負責班委,出主意,想辦法,提供必要的幫助。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就由負責班委獨立組織,以鍛煉其組織、應變能力。
繆婷婷是班級的文娛委員,最近從二軍大來信說,已成為二軍大大學生合唱團的一員,當初的文娛活動都是由她組織和主持的。如今想來,假如當時老師不“送一程”,在能力上就不可能得到更好地鍛煉,在心理上就不會體現出充分的自信,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進一步發展。
四、創造成功的機會,提高班干部的威信和自信心。
班干部為班集體、為同學付出了很多勞動,他們理應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擁護。有的班干部工作踏實,學習成績暫時不十分突出,難以“一呼百應”,我認為有責任和義務提高他們的威信和自信心,讓他們參與各類競賽,走出校園,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在樹立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威信,增強自信,以利于更好地開展工作。
孫建霞同學成績不是最出色的,通過省級金鑰匙競賽和年級、校級、縣級辯論賽,在同學們心目中樹立了威信,自信心也明顯加強,工作能力、學習成績很快得到提高,后來被評為省優秀三好生,光榮地成為中共預備黨員。如果沒有這些機會,沒有引導她抓住這些機會,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
五、心理換位,協調關系,創造良好的人際氛圍。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人際,一個整日與他人有矛盾的班干是無法把本職工作做好的。班干部在工作中難免得罪其他同學,我引導全班同學設身處地地為班干部著想,是不是換成你就做得更好。心理換位使絕大部分同學能夠充分理解、支持班干的工作。班干之間應平心靜氣地分析客觀情況,以期取得共識,讓他們互相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出現矛盾,我特別注意公正性原則,必要時先代班干承擔有關因他們工作失誤造成的責任,與同學講道理。而和當事的班干部個別交流時,則指出缺點,提出改進意見,保證他的積極性,又使他認識到尚需努力的地方。在班委會例會上以此為例,教育所有班干,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努力協調好人際關系,為建立優良的班風、學風做出貢獻。
當然,我對班干部的培養還遠遠談不上經驗,以上只是在工作過程中的一點心得。每位老師在工作過程中都有自己的見解。歲月悠悠,征途漫漫,不斷求索,不斷改革,永遠是我奮發進取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