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校長,如何更加智慧的管理和運營,是校長應具備的管理思維。
一、校長要做有效的溝通者
金牌校長是如何煉成的?校長應具備的4種管理思維
善疏則通,能導則安。校長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管理者,而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溝通者”,主動走到師生當中去,在與師生溝通上下功夫、花力氣、做文章。
校長如果能把“有效溝通”融入到骨子里,能夠和師生多交流,就能夠及時掌握各種信息進行規劃、決策,就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就能夠凝聚起全校上下的共識,管理目標自然就會落到實處。
在學校管理中,作為一校之長,應和師生多溝通并充分發揚民主,鼓勵教職工、學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博采眾長,集思廣益,讓他們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只有多溝通和民主管理,才能使學校資源得到最大的發揮和利用。
可是,在現實中,不少校長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把校長負責制理解成了“學校家長制”,大事小事都是校長一言堂,勢必造成學校事無巨細,校長都得親力親為,一切都要等校長定奪,下屬放不開手腳,遇事拿不定主意,甚至產生推靠思想。
這樣一來,造成校長高高在上,做事不民主,自己說了算,家長作風嚴重,越來越不能和教師打成一片、有效溝通,更不能聽取教師的反面意見。
校長在上面唯我獨尊、發號施令,而教師在下面應付推諉、敷衍塞責,形成一馬奔騰、萬馬不動的被動局面。只有真正和師生溝通,實行民主決策、科學管理,才能激發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工作才會順利開展。
二、校長要做忠實的服務者
金牌校長是如何煉成的?校長應具備的4種管理思維
作為一個學校的校長,不能視師生為制造分數、創造政績的機器,而應該以人為本,更多地關注師生的內在需要,多和師生溝通、談心,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不僅要做到錦上添花,更要做到雪中送炭,用真情感化他們,凝聚人心。
如果我們每一位校長心中有師生,真正愛師生,講的是師生想的,干的是師生盼的,改的是師生怨的,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就一定能夠激發起全校師生向上的潛力、進步的欲望。
大到教職工住房問題,青年教職工的婚姻問題,教職工的健康問題,小到教職工的孩子入托、天然氣的輸送等,都掛在校長心上,并盡力去辦,讓教職工感到家的溫暖,體驗到學校對生命的珍惜,對人性的善待,對價值的尊重。校長在教師心中,教師在校長心中,是校長智慧管理的重要法寶。
三、校長要做成長的激勵者
金牌校長是如何煉成的?校長應具備的4種管理思維
學校要以管理為龍頭,建立激勵機制,增強目標意識,將任務逐項量化分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分工明確,落實到人,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形成群英云集、爭相競技的新格局。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相關管理制度,規范師生的日常行為,為公平合理評價每一位教師、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常言說,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在學校管理中,校長要做到政策暖人、感情留人、行動感人、管理激人。雖然學校管理需要制度作保障,但管理不能就管理而管理。
教育是一個“軟任務”,是“以己心換人心”的事業,在制度管理和行政約束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校長的情感引導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管理實踐中,有人情味的校長,表現出來的往往是更多一份關心、更多一份鼓勵、更多一份寬容、更多一份賞識,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既讓師生自己主動發展,更讓學校持續發展。
四、校長要做師生的引領者
金牌校長是如何煉成的?校長應具備的4種管理思維
校長要管理好一所學校,不僅僅要有政策理論水平,更要有過硬的教學業務素質,這是讓教師心服口服的重要指標。
一個好校長除了在管理工作中熟悉政策法規、講究管理藝術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教研中施展才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這不僅是新時代校長應具備的素質,更是校長贏得教師信服、樹立自身尊嚴的“王牌”。
校長是學校的一面旗幟,要努力成為教育教學業務的權威。校長要身先士卒,做一個熱愛學習、精于業務的人,并能引領全校師生在學習中鉆研,在鉆研中學習,讓書香在校園蕩漾。
校長要以書為友,模范地帶領全校師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努力構建書香校園。校長不要只是忙于事務,更要抽出時間從書中汲取營養,因為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擁有博學和睿智。
校長在業務上要做引領教師發展的“專家”,在學習上要做師生心目中的“學者”。
只有這樣,校長在人格上才會魅力四射,成為師生心靈的依托、精神的寄托、崇拜的偶像,也才能做教師專業、師生精神的引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