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各種思潮、價值取向和信息相互交替和影響著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學生。青少年學生本身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成長和形成時期,作為青少年學生受教育主要實施陣地的高中,則更應該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積極地引導和正確地教育學生。班級是高中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單元,班主任則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領導者、管理者,是聯系各科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生、社會、家長的橋梁。因此,高中班主任的責任重大,可謂任重而道遠,班主任肩負著既教書又育人的重任,其身份和重要性顯得愈發突出。
一、“畫方圓,定規矩”,以班規公約來約束和要求學生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發展的主體。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面向未來的需要。如何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成為教育的主體,是每一位班主任面臨的也是應該正視的現實問題。而要讓學生開始有主人翁意識,則要從班規公約開始。在一般情況下,從初中升入高中,會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班干部缺乏威信,學校、班級認同感還未形成,下課喜歡待在教室里,衛生大掃除不知如何展開,對同學不夠關心等。要讓學生改變不好的習慣和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要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體,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因而制定班規公約是讓學生增強主人翁意識的第一步。班主任可以先給學生出如下幾個題目:學習之外我該關注什么?我能為班級做什么事?如何處理好同學關系?什么是科學的學習(作息)方式?我所期待的班級氛圍……然后抽出專門的時間開一個制定班規公約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圍繞上述題目提問討論、發表看法,等大家基本認同后,又逐條以民主集中的方式表決通過,形成一個大部分學生都認可的班規公約。實踐證明,由學生自己意愿反映出來的班規公約對規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同學間關系的融洽和新班風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學生的班級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也會逐步增強。
二、“勤表揚,善安崗”,以先進典型帶動后進,使人人有事做
教師對待學生要用“放大鏡”“反光鏡”和“顯微鏡”:“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反光鏡”——摘掉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彰顯學生的個性。班主任與每位同學的談話應是一門必修課,通過談話可以摸清絕大部分學生的個性與習慣,捕捉到一些同學的長處與“閃光點”,我們會經常發現諸如:有的同學學習習慣好,有的學習方法巧,有的組織號召能力強,有的很有衛生清潔意識,有的善于與老師溝通等“閃光點”。班主任不僅要善于發現,更要付諸行動。一方面,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先進,“揚善于公堂”,抓住一切可以表揚的機會去表揚學生。抓住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表揚,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優點以及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們心中的地位。
三、“講科學,表人性”,松緊有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教師是“打火機”,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把迅速點燃;正是基于此,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既“講科學”,又要“表人性”,要松緊有度?!爸v科學”是指學習與生活的方式、方法要科學。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將以往學生中科學、有效的經驗及學習規律告訴學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取舍;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讓平時在學習、生活、休息、心理調節等方面做得好的學生在班會課上現身說法。以此來使一些學生少走彎路,促進學習、生活的科學性?!氨砣诵浴本褪窃诰o張的學習之下,采取一些人性化的措施,適度地“松一下”。
四、“談協作,揚合力”,重班科協調形成強大合力
有序和無序是一個管理者管理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們直接體現管理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力爭使自己的班級管理呈現比較穩定的有序狀態,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加強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要記住,班級管理不光是班主任個人的事,也需要加強班科協調,重視其他科任老師作用的發揮。在平時,班主任應經常找科任老師交流,了解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及學生考試中反映出的問題,通過與科任老師的交流,一方面能實現班科信息共享,掌握你無法了解的信息;另一方面找學生談話溝通和開班會就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也聽得心悅誠服。如果能把各位科任老師的“資源優勢”都發掘出來,為學生所用,為班級進步而用,那將使得班級管理越來越有序、越來越好。通過班科間的緊密協作與聯系,班級教育教學的合力也將大為增強。
總之,做好班主任工作要講究科學性,對學生充滿愛心,在工作中既要讓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又要借助各種有利因素和科任老師的作用,更要自己勤到班、勤備課、勤管理,要有細心和愛心,只有這樣才能換來班級學風的濃厚、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教育前景任重而道遠。愿每一個教育者都要心甘情愿地承擔起這份光榮而艱巨的歷史責任!
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教育管理淺談
時間: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