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說法雖有些夸張,但不難看出領導在一個團隊里的作用。就一個學校而言,校長是這個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校長能力的發揮直接決定了學校的前途和未來。而水無常勢,戰無常法,時代在變,那么校長的思想和行動也應與時俱變,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那么如何做一名新形勢下的好校長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校長要有較高的素質
一個好校長應該是德才兼備、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1.校長要有思想。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去透徹地思考問題,抓住發展的機遇。沒有思想或思想懶惰的人是無法很好地履行職責的。校長要把自己的思想與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結合起來,在學校的具體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指示精神,結合自己獨特的思想理念,辦出有特色的學校。
校長應該高瞻遠矚,善于立足當下并追求學校的長遠發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們常說:教孩子一年,想的應該是孩子的一生。那么校長呢?任職幾年,能否想到學校未來10年甚至是幾十年的發展?一所學校何以立身,這是校長必須面對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目光長遠的校長,做事總是三思而后行,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堅決做到底,決不會朝令夕改。“心有多遠,路就有多寬”。
校長不僅要高瞻遠矚,還必須關注細節,大事做細,小事做精。因為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學習上關注細節,一定會收獲更多的知識,積淀更多的涵養,充實寶貴的人生;工作上關注細節,一定會避免很多的失誤或差錯,會盡善盡美地辦好每一件事情。一位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再一次印證了關注細節的意義。
2.校長要有寬廣的胸懷。正人先正己,有健康良好的心態,做好人梯,這都是當代校長應該思索的問題。校長要寬厚待人、心胸寬闊,不計一己私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面對個性各異的教師,校長不必強求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和而不同,止于至善”,凡事寬大為懷,不斤斤計較,時刻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以自己的喜好將他們分成三六九等,工作中始終相信“每一片葉子都翠綠”,唯有如此,方能調動每個教師的積極性,從而發揮各自潛能,實現最大的工作效益。相反,如果校長不能把一碗水端平,不能夠做到“任人唯賢”,勢必在親近一些人的同時,疏遠另一些人,讓手下人覺得“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甚至“干還不如不干”。試想,這樣的心態下,誰還愿意干工作?
當然,胸懷寬廣,并不等于對任何問題都視而不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雖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但原則問題絕不能姑息。這就要求身為一把手的校長,要勤于思考,善于觀察,以自己敏銳的洞察力透視身邊的人和事,以一顆寬厚的心待人接物,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校長要有容人之心。當下屬取得成績時,及時送上自己真誠的祝福,不要擔心他們會超過自己;當教師遇到挫折時,不要袖手旁觀,要真心去關愛他們,使他們始終感到校長是他們堅強的后盾,不會因一時失利喪失奮斗的勇氣和信心;當聽到下屬有不同聲音時,要認真傾聽,仔細辨別,“忠言逆耳利于行”嘛。校長的一舉一動,無時不代表著一種價值導向:校長大度,教師就會謙和寬容;校長樂觀向上,教師也會隨之積極努力;校長做事有始有終,教師工作起來也就目標明確。簡而言之,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師團隊。
3.校長要以人為本。校長必須首先明確,管理是為發展服務的,管理是通過人來實現的,所以,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的發展為基礎,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務服從于學生的發展,一切管理也要從這個角度出發,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人性化的管理,既體現了制度管理的嚴格要求,又體現了人文管理的真善美。在工作中關心并愛護每一位同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多去想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二、校長要有自己的管理風范
1.要注重內涵錘煉。辦好一所學校,歸根到底是要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積累。學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加強文化建設,特色立校。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在的精神累積和成功的管理理念,因此,校長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和校園文化精神的積淀。目前我校的文化建設還顯得比較單調,精神積淀比較弱,今后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還需加大力度。
2.要有高度。一個優秀的校長都懂得今天的決策必定會轉化成明天的成果。“高度”是說校長要志存高遠,能夠依據自身的優勢占據教育的“制高點”。因而平時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做管理的行家里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校長可能在某個方面并不是最內行的,但一個好校長絕對是一個內行的引領者,善于發揮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優勢,促使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給他們空間使其人盡其才,為我所用,從而實現最佳的優化組合。
一個有高度的校長,應懂得承擔責任。當你時刻記住了“功勞是大家的,過失是自己的”時,每個人都會把敬業修煉成一種習慣,因為他們沒有理由不努力。一個有高度的校長,應懂得團結的重要性。
3.要會用人。作為校長,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不斷地去了解他人,為今后的用人做好準備。每位教師都有他的優勢與劣勢,如果能用其所長,就能充分地挖掘人的潛能,去使每一個人都物盡其力。有人這樣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財富,學習就是生命”。只有將人的培養、將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看作教育的最終目標,生命的無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展開,教師才能成為富有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也就是說希望多一些賞識,多一些發現,就可以因人而異,以便出色地完成任務。校長只要組織得好,安排得當,他們就會人盡其能;反之,就會相互依靠,積極性調動不起來,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因此,校長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誠待人,重用賢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膽合理地使用人才,讓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得到鍛煉,從而增長才干,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大顯身手。
三、校長要深入教學
只有經常深入教學一線的校長才稱得上是內行校長。校長要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常下班級聽課,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參加教研組開展的教學研討活動,組織和帶動教師開展校本研究活動。校長要采取各種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教師的備課、}井課、輔導、評價全過程管理,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
四、校長要有極強的法制、安全意識
人們常說,法制安全是萬里之一,沒有一,也就沒有一切。確實,在實際工作中,校長工作繁雜,繁冗,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不行的,特別是要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和底線,那就是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在工作中滲透這些理念,讓老師和學生牢記于心,萬事皆守法,那么學校的發展與教育就和我們的社會發展聯系在了一起,創建文明校園從而創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也就能夠實現。
領導是一門藝術,管理是一種責任,只有把責任與藝術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管理學校,更好地服務社會。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只有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再上新的臺階,構建平安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校長。
新形勢下做人民滿意的校長
時間: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