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師的能力體系中,課程能力往往被忽視,而事實上課程能力恰恰是語文教師所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能力之一。課程能力是指教師所具備的、基于課程知識與技能的、直接影響課程活動和運行及其成效取得的能動力量。
課程能力是一種綜合性實踐能力,具備課程能力的語文教師其教學就會清醒得多,教學的境界也會高遠得多。因為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本質上講屬于課程的實施能力,課程能力與教學能力之間是一種包含關系,但課程能力與教學能力是各有側重的,課程能力側重于“教學什么”,以“學”為核心,而教學能力側重于“怎樣教學”,以“教”為基點,強調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當一個語文教師能自覺地從教學能力走向課程能力時,就會在學與教兩方面找到種種融合處,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會產生質的飛躍,該語文教師就一定會是一名成熟而有為的語文教師。對優秀的語文教師來說,不僅要有遠大的教育理想,而且需要具備深厚的學科底蘊,在課程、教材、教法領悟與實施上有所建樹。在課程方面既需要認真研讀課標,理解課標理念和理想訴求,牢固樹立課程意識,掌握課程知識和課程技能,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思考,積累經驗,促進課程能力的不斷提高。教材研讀的能力也很重要,研讀教材的過程需要站在課程與教學的視角,對教材的教學核心價值進行挖掘的過程,以便于對教材進行有效的教學化處理,而對教材研讀得愈到位,教學的設計與教學實施就會愈能進行理想化監控。至于教法的研究對語文教師而言也相當重要,教法的確定一定是基于學法的,但如果在教法的選擇上沒有課程意識作支撐,教學很可能會陷入唯技術性的泥淖,而且容易使教師沉溺于匠式教學而不能自拔,這樣的語文教師只能在低境界徘徊,而缺少是自己華麗變身的法門。
從一定意義上說,課程能力又是對教學能力的超越。語文教師要有遠大的教育抱負,就必須超越狹隘的課堂教學立場,必須以寬廣的胸懷,站在課程立場上思考教學問題。對一個擁有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的語文教師而言,如果僅僅注重教學能力的精湛追求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不斷超越教學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課程能力。令人高興的是,課程實施的十來年,語文教師的課程意識越來越強,對教學什么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就語文教學研究而言,對教學內容確定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這實際上就是在課程框架內的深沉研究。可喜的是成果不斷涌現,而且越來越得到實質性的推廣,廣大語文教師能以課程實施主體的身份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尤其是隨著校本課程開發力度的加大,語文教師介入課程開發、決策、實施、評價等越來越普遍,在擁有和賦予一定課程權力時,語文教師的課程地位也有了較大提高,課標所期待的語文教師課程角色轉換也在越來越有明顯改觀,但語文教師必須要更高的追求,對課程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更為重視,不斷建構與充實自己的課程知識,不斷發展和提升自己的課程技能,不斷健全和完善自己的課程能力結構,實現教學能力與課程能力的有機融合。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課程能力主要有:課程理解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課程實施能力、課程評價能力、課程開發能力、課程研究能力等。課程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對語文課程的內涵、內容、價值、目標和實施要求等的理解,尤其需要語文教師樹立先進的課程理念,準確解讀課標,積極反思課程問題,為有效地實施課程和發展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課程設計是課程活動展開的起始環節,課程設計能力就是為達成課程目標而進行構想、規劃、選擇的能力,設計是預設性的理想化監控,課程設計必須認真制定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方案、認真分析和處理教材、了解和把握學生的需要、詳細規劃符合課程要求和學生發展需求的學習活動等。完善課程設計,對語文教師整體規劃和有效組織各項課程活動、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課程實施能力是指語文教師能將課程方案付諸實踐、有效展開教學活動的技能。課程實施能力對語文教師來說最是顯性可見的,包括擬定教學計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的學情、關注教學方法的和教學手段選用、關注教學活動的細節、關注教學的生成性也空白點,以便能創造性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課程評價能力一項是語文教師相對薄弱的能力,這是有客觀原因的,課程評價能力是建立在理論與技術基礎上的一種較為高位的能力,課程評價能力體現于能對課程的設計、決策、實施、開發等不同活動與過程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定,需要語文教師有廣闊的學科視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從課程目標高度、教學目標高度及具體教學情境入手進行有效的發展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反思性評價。課程開發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師近幾年來研訓的重點,因為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一線的語文教師。校本課程開發需要語文教的高度文化自覺,既體現了文化的先導性和整體性,也體現了文化的價值性和指向性,還體現了文化的統一性和差異性,以及繼承性和發展性。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課程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課程文化的重要依托。通過選擇、整理和提煉,凸顯一種課程理念和課程活動形態,充分體現主體性的理想訴求。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語文教師應該能站在課程建設的高度對課程進行積極開發、整合和利用,對已有課程資源進行調整、改編、增刪、加工、補充、拓展,以提高課程的切實性和實踐性。課程研究能力不是課程研究專家的專利,也應成為每一位普通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語文教師的課程研究能力不是追求課程研究專家的高位研究和理論建樹,而是扎根于課程實踐,語文教師的課程研究能力突出體現于在課程實踐中發現、探究與解決各種課程問題的能力。教師即研究者,語文教師必須通過課程研究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層次,做學者型的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的課程能力不是課程知識與課程技能的簡單疊加,必須通過兩者的能動轉化而達成,能力的達成需要廣泛遷移和靈活運用,重視和促進語文教師的課程能力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教材·教法》2013.8刊有田秋華老師的《論教師的課程能力》一文,廣大語文教師應該認真研讀,這會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不少啟迪,這篇博文實際上就是筆者閱讀后的隨感。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課程能力
時間: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