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的重點是全體教職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關鍵也在教職工,所以要注重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學校的工作和生活中感到愉悅和滿足。但是,怎樣才能使教職工更具有創造能力和探究能力呢?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根據教職工的實際需求,科學有效地運用鼓勵機制,滿足教師的合理需求,挖掘教師的潛力,關注教師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讓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進而實現學校的整體教育目標。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的權利和地位形同虛設,發言機會較少;對教師的評價、考核、晉升等不及時、不透明,無法激勵教師努力工作;鼓勵方法運用不恰當,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等。實際上,鼓勵應該是需求、動機、行為和目標的綜合,只有教師的需求得到滿足,然后才會激發他們教學的動機,才能產生積極向上的行為力量,從而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奮斗。本文旨在通過對鼓勵方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作用的分析,提出合理應用鼓勵方法的策略,希望對學校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一、鼓勵方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一)鼓勵可以使教職工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
教師長年累月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難免會出現“精神疲憊”或者“身心疲憊”,這時如果繼續增加工作量,就會使教師對工作厭煩,使學校處于一種缺少活力的狀態,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及時地對教師進行鼓勵,提高教師的士氣,改變教師怠慢的工作態度,給教師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提升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當教師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與發展,所以鼓勵方法的運用能夠為教師建立起自信,找到歸屬感,樂觀地面對生活和教學。
(二)鼓勵促進教職工個性發展,從而實現管理目標
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對教職工進行鼓勵不僅能夠使教職工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還有利于促進教職工的個性發展和潛力發揮,從而滿足教職工的發展需求,實現組織管理目標。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學校管理者必須善于運用鼓勵方法調節氛圍,對行為積極的教師或者勇于進取的教師給予獎勵或肯定,這樣會使教師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強化教師的工作動力。要想實現學校的長久發展,離不開全體教職工的努力與奮斗,因此,學校要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制度和鼓勵方案,使教師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真正做到雙贏。
二、鼓勵方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實施動態、開放性的教職工鼓勵機制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點是組織好學校的人力資源,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高效率的教學環境,出色完成教學任務。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方法有很多,管理者要從實際出發,對教師的情況做到充分的了解,創設開放性的工作環境,實施動態的評價鼓勵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工作中要給教師工作的自由度,也就是讓教師在工作中有時間和空間去展示優勢,優化教師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創新進取的能力。動態的鼓勵機制打破原有的“一刀切”模式,既關注教師的水平,又關注教師的潛力。
(二)運用鼓勵營造“以人為本”的和諧校園氛圍
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校園中得到極大的推廣。要想校園和諧,首先人要和諧,也就是教師和學生都要和諧發展。學校不僅要關心教育教學工作,還要營造和諧共贏、健康愉悅的校園風氣,運用鼓勵方法潛移默化地熏陶師生的觀念和素養,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校規校紀等要體現人文情感,以人文關懷暖人心,多一份尊重,少一份限制;多一份感化,少一份指責;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讓教師能夠實現生命價值與職業價值的統一。
(三)建立和完善評價機制,明確鼓勵的目標
人生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也如此,必須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才能夠號召教職工努力拼搏,創造價值。在實際工作中,學校要為教師建立和完善評價機制,正確處理學校利益與教師個人利益的關系,通過為教師規劃職業生涯促進教師的成長。鼓勵方法的運用會使教師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認清自己的任務,提高工作效率。還要明確鼓勵的目標,發揮鼓勵的導向作用,
三、鼓勵方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一)鼓勵方法要注意公正、合理、適時適度
學校管理者要把握好鼓勵的時機,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能夠讓教師心里感到平衡。在恰當的時機進行鼓勵,會提高鼓勵的效率,反之則會事倍功半。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一定要與所受到的鼓勵相適應,才會達到預期的鼓勵效果。如果鼓勵太低,無法滿足教師的心理需求,則會大大降低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如果激勵過高,則會讓教師為了獎勵草率行事,不顧后果,達不到鼓勵的目標。同時,管理者要清楚地認識到教師的需求各不相同,在運用鼓勵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鼓勵方法,比如物質鼓勵、精神鼓勵等。
(二)多種鼓勵方法相結合,找準鼓勵的切入點
教師隊伍是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的集合,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學校還要給教師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日常鼓勵過程中,可以多種鼓勵方法結合使用,通常的鼓勵策略是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鼓勵為輔,堅定學校的既定方針。鼓勵要抓準切入點,不合理的鼓勵會使教師產生不安和緊張,尤其是在教師評優晉級過程中必須做到公平,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標準的評價方法。
(三)鼓勵過程中要少用懲罰,多用獎勵
通常來說,學校的管理工作繁雜瑣碎,需要管理者細心、全面的對待。教師也可能會犯錯誤,此時應該以批評教育為主,讓教師能夠自覺地認識到錯誤,而不能采取降薪或者處罰等懲罰措施。雖然有時嚴厲的懲罰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長期下來會讓教師對學校感到不滿。管理者要正確采用鼓勵政策,對待教師一視同仁。如果采用“看人下菜碟”的方式,會傷害教師的上進心,助長不正之風。同時,適時樹立榜樣可以激勵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具有動力,用榜樣來對照自己的言行,檢查自己的不足,從而克服自身缺點。
鼓勵方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
時間:201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