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實施給課程教學帶來巨大的變化,社會的變革使得價值取向日漸多元。在這樣一個教學改革與社會轉型的時期,在這種內外環境逐步變化的時代,傳統的班級管理不斷遇到一些新興的、邊緣性的、多極性的問題,這無疑給班級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在浮躁情緒滋長的現實情境中,班級管理者需要保持一種冷靜的心態,更加專注于所從事的工作。這種冷靜的心態、專注的精神,應當與班級精細化管理互為表里。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于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這種理念對于班級管理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真正實現班級的精細化管理需要科學的規劃、健全的制度以及班級管理者的敬業精神。
1 班級精細化管理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綜合的規劃
精細化管理的顯著標志在于,按照設定的管理目標,形成管理處處見、任務個個擋、責任人人負的運轉機制。也就是說,做到班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合理規劃班級可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確定好班級的管理目標。目標的確定要兼顧到學校、班級及學生的實際,要妥善處理好長遠和眼前、主要和次要、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整體規劃要考慮好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治班任務,二是推進策略,三是落實措施。
2 班級精細化管理要用制度作保障
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制度管人”。因此,班級管理要以校規校紀為指導,以實效為需求,以管用為原則,健全切合班級實際的制度體系。班級的常規管理必須自始至終貫穿精細化要求,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輿論氛圍,維護制度的實施。
好的制度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落實并執行到位。精細化管理作為更高層的管理行為,其本質不在于坐而論道,而在于執行到位,班內“言必行,行必果”的輿論氛圍要形成,每個班級成員的執行力必須強化。
3 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組織有力,富有敬業精神
班級精細化管理首先是班主任的管理行為。班主任的認識高度決定精細化管理的力度,班主任的精細化管理力度決定精細化管理的落實程度。
實施精細化管理,要求班主任要精心對待自己的工作,養成渴望崇高、不斷進取、追求卓越的品質和行為習慣,從而用足心思,竭盡全力做好每件事。精細化管理要求班主任具有敬業態度的同時,必須要有精業的本領,在實際工作中要遵循“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學以致用,不斷實踐,在實際管理中增見識,長才干,見實效。
4 班級精細化管理需要年級、學校管理的有效跟進
班級管理是年級、學校管理的基礎,年級、學校管理的有效跟進則是實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的保障。年級、學校管理中,一要讓精細化管理的工作理念成為全員共識,二要在工作各環節有側重地落實推進精細化管理。管理中努力做到職責權益明晰,預案流程明確,規章制度精細,決策計劃精致,核查評估精準。在學校、年級精細化管理的大環境基礎上,各班級可以有所依據地制定精細化管理細則,更為有效地實現工作高效優質地推進。
精細化的實質就是追求最優化,力求以最優的規劃、最優的方法、最優的操作贏得最優的效益。每一位班主任都能自覺地、能動地進行班內精細化管理,必然會使班級管理工作精彩紛呈。
精細化管理班級的思考
時間:201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