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尊嚴是一個陳舊的話題。,隨著國家和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觀,幸福指數也有了明顯提高。但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許多教師還是找不準人生的正確坐標,抱怨、失落、牢騷……一句話:就是活得不如人,沒尊嚴。我覺得,教師的尊嚴關鍵還是靠自己實現。
一、知識精湛,大度寬容———教師贏得尊嚴的前提
《學記》中說:“能博喻然后為師”。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根本的任務,教書,就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精深的知識修養,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規律。知識匱乏的教師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學生面前也難以樹立起自己的威信,特別是現在,社會日新月異,知識瞬息萬變,如果我們不注重學習、積累和創新,我們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遲早會成為誤人子弟的庸師。
采眾長,釀百家蜜;求廣博,讀萬卷書;重實踐,行萬里路。只有不斷學習、實踐、探索、創新,教師才能與時俱進,贏得學生的信賴和贊譽,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教學能手成為教育家。當你為了教育事業“衣帶漸寬終不悔”時,你的人生價值就實現了,你也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現在的教育面臨許多新問題,一個切身的感受是學生越來越“難管”了。對于“問題”學生,許多教師的教育手段陳舊、簡單甚至粗暴,最終結果是把學生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出現了事與愿違的尷尬局面,從而喪失了職業幸福感。
對待學生的錯誤,我們一定要真誠、信任、寬容、豁達,想方設法把懲戒變為生動的自我教育。只有教師把學生當朋友,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學生才會尊重教師。
二、愛崗敬業,師德高尚———教師贏得尊嚴的資本
金杯、銀杯,不如家長的口碑。一位具有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的教師,一定會在學生家長中擁有最好的口碑,贏得全社會的贊譽和尊重。
現實生活中有的教師不安心本職工作、工作態度敷衍塞責、教學方法簡單粗暴、直接向學生家長索要禮物或讓家長為自己辦一些私事,根據學生家長送禮的多少給學生安排座位,千方百計動員學生報考某所職業學校或某個教師辦的輔導班,為了自己的教學成績,教唆學生撒謊、作弊……“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教師的所作所為嚴重影響了教師職業的形象,破壞了教師聲譽,在社會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羊福民族學校教師陸永康,身體殘疾,跪著給學生上課,跪著走街串寨家訪,跪著勸回輟學的孩子,跪著哺育山村的希望。為了癡愛的教育事業,他一跪就是三十多年。網友們這樣評論:“一個跪著的人,足以讓我們站立者嘆服!”“他很矮,但形象像巨人一樣高大!”作為一位人民教師,陸永康活得很有尊嚴,我們也應該像陸永康一樣有尊嚴地活著。
三、個性張揚,展我風采———教師贏得尊嚴的途徑
學校為教師的發展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機會:教學能手大賽、聽評課活動、賽課活動、論文大賽、演講比賽、體育比賽……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積極報名參加這些活動。活動中,我們才能張揚個性、自由發展,收獲成功,體驗快樂,贏得尊重。
年過四十,好多活動我都失去了參加的機會。但每次同科教研我都積極參加,每次教研我都要發言,每次發言都獲得了同行的掌聲。真誠地欣賞每一位教師的進步和成績,為他們的成功點贊,為他們的成長喝彩,讓他們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同時,在別人的掌聲中,你也會體會到事業的樂趣、職業的尊嚴。
四、淡泊名利、豁達開朗———教師贏得尊嚴的保證
知足常樂。教師的工資待遇還不是很高、工作環境還不是很理想,但我們要懂得感恩、學會知足。我們不能總去和社會“強勢群體”攀比,總覺得自己活得不如別人滋潤、風光,整天生活在抱怨之中,其結果只能是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數,讓自己感到生活得沒尊嚴。
作為教師,我們要有高雅的生活情趣,科學安排自己的業余生活,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以及唱歌、跳舞、書畫等藝術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身心愉悅了,煩惱自然也就沒了,幸福指數隨之提高了,有尊嚴的生活感自然也就歸附了。
教師物質生活并不是最富有的,但是精神生活絕對是富足的。做實工作、做深學問、與生為友、大愛無邊、家長愛戴、同行肯定、修身養性、健康生活,我們就是最幸福的,我們就是最有尊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