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情感教育與班級管理

時間:2016/6/14

展望新世紀,未來的教育將更加基礎化、綜合化、生活化、網絡化和國際化,對人才素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方法也面臨著一種變革和發展。以傳統灌輸、說教為主的教育方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陶行知曾說:“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心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單純的知識傳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見,現代教育十分重視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過程中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情感教育也為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途徑。在此,我談談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展情感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情感教育是相對于傳統的智力教育而言的,它是智力教育的平行面,是對智力教育的補充與發展,是人們對客觀事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形式,是在人的實踐中產生,又作用于人的實踐活動。換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運用情感教育,在增強教育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有很大影響
  教育實踐表明,情感教育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尤為重要,這里所講的情感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如一個經常受到教師真誠的愛的學生,他就會從教師的愛中感受到社會對他的關心與肯定,由此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并在這種滿足中發展自尊心和自信心,進而誘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對人生感到有意義,因而情緒經常是愉快樂觀的。同時,他又從自己所感受到的關心、愛護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學會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對待別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關心他人、對人友愛、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等優良的個性品質。
  相反,一個教師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學生,而是以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則對于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極易使學生形成多疑、對人懷有敵意、感情冷漠、自暴自棄等不良個性特征。
  二、情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徑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把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輸的思想轉化成為學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實現這種轉化,正需要借助與師愛這種情感的觸動和催化。也就是說,教師的某一種要求和意見,只有被學生認作是出于真正的關懷和愛護時,學生才會產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才會對教師的意見和要求產生肯定的傾向而被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樣的要求和意見,如果被學生認作是教師故意的非難、惡意的打擊,學生就會引起抵觸情緒和行動上的抗拒。可見,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贏得學生信任的基礎,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
  教師對后進學生的誠摯的愛,更是轉化他們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對品德不良的后進學生來說,他們在家庭或學校中受到的批評、斥責和懲罰往往多于贊揚和鼓勵,因此,他們與教師在情感上往往是對立的,往往比較心虛、敏感、有戒心,常常認為教師是輕視、厭棄自己的,甚至認為周圍的人都是拋棄他們的。對于真心實意教育他們的教師,他們也常常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無禮的反常態度。這樣,教師的教誨在他們身上就很難生效。如果教師對他們表現出誠摯的愛,使他們冰冷的心感到無比溫暖,使他們感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尊重他們,他們就會漸漸親近老師,對老師的對立情緒就會逐漸消除,只有在這時,他們才能接受老師教導和勸告,才能盡心盡力地按教師的要求去做,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可見,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正是教師對學生的誠摯的愛,融洽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協調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橋梁,從而為更好地轉化他們奠定了基礎。
  師愛還能誘發學生去仿效教師的品德,從而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強烈的模仿性是青少年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學關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們總是趨向模仿愛他和他所愛的人,而不愿模仿那些他所嫌惡的人。所以,教師的愛又能促使學生去模仿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可看到,學生們不僅樂意接受他們所愛慕老師的情操和觀念,而且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去模仿他們所愛慕老師的一切言論和行動。這樣,教師的道德觀就成了他們自己的道德觀,教師的行為準則就成了他們自己的行為準則。正因為如此,一個熱愛學生并受學生所愛戴的老師,其榜樣具有更大的感召力,能在學生的思想、行為中深深蓋上教師優良品質的印記。
  三、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情感關系是師生之間心理關系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在教育過程中,最強烈、最深刻的情感莫過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同于一般的“愛”或“母愛”,它是具有明確的社會目的性和穩定性特征的普遍的愛,因而在教育中起著巨大的相互調節作用。
  熱愛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是有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師生關系是教育領域里人與人關系的具體化,其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關系。
  在教育實踐中,倘若教師把愛生情感“投射”到學生心里,師生間就會有心心相印的體驗。師生情感上的一致性,會引起雙方心息的“共鳴”和“共振”。心理學研究成果業已表明:在師生情感的“共鳴”、“共振”期所給的教育,學生的可接受性最強,教育效果亦最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只有“動之以情”,才能收到“曉之以理”的效果的道理。
  有人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學校看作是一個池,教師對學生的“情愛”就是水,學校教育如果沒有情愛,就成了無水之池,作為魚兒的學生,在無水的池里是無法成長的。沒有情愛之花,哪來教育之果?愛的河流是雙向流動的,它溝通了師生思想,協調了師生關系。具有遷移作用,可以產生“教師期待效果”,學生一旦感受到教師的愛和期待,就會激起對教師的親近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產生一種心心相印的情緒體驗。
  情感教育雖說是一個較新的課題,但它秉承了傳統教育中的許多可取之處,而且更著眼于現代教育的需要,適應了中國現階段的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放眼于少年兒童的未來,其現實作用不可低估。只要班主任平時加強學習與提高,并在平時工作中注意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智能,那么將不會再有高分低能者或高分低德者出現,他們的未來必定充滿希望。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AV电影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国产精品看片 | 在线观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