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管理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行為,行業與行業不同,雖然他們在管理方面有相同之處,但是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教育教學管理中的班級管理是一項既復雜又艱苦的工作。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高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強,會推動良好班風的形成,能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管理意識得以提高,并為班級規范化管理提供有利的條件。為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談談班級管理中如何融入量化管理。
班級管理重點在兩方面的管理,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紀律方面的管理,二是在學習方面的管理,為了做好這兩方面的有效管理,我制定了一套比較符合實際的量化管理方案,量化方案經班委和學生討論達成一致后實施,具體做法如下。
我按學習成績的好差將全班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組8—9人,每組選出正副組長各一名。我和各組組長組織各小組在學習、思想品德表現和遵守紀律等多方面進行比賽,將比賽的各項內容用分值來進行量化。量化分數由各組長安排本組人員輪流登記,為了體現公平競爭原則,避免有的學生在登記分數時弄虛作假,我安排每兩個小組之間相互交叉登記,各小組間互相監督。如果在登記過程中出現有爭議的問題,最終由班主任和班委會來裁決。
在學習方面,我根據量化管理方案的規定,把學生們每次考試或測驗成績按10∶1的比例進行分數量化,比如,考試成績100分換算成10分的量化分。要求每一組把每一次考試或測驗的成績換算成量化分后進行登記;學生參加校內外舉行的各種文化知識競賽,將根據舉辦單位級別和獲獎等級給予獲獎學生每人5—20的量化分獎勵。各小組為了照顧成績較差學生的“面子”,給他們帶來學習的自信心和力量,同時又要考慮到有些學生因請假不參加考試或測驗,學習小組在每次統計分數時,每一小組可免去三個成績最差學生不參加成績統計,把余下各位學生取得的量化分計入總分,每兩周公布一次各組的總分成績,當然,成績差的學生為了本組的利益,他們誰也不想每次都需要“照顧”。這樣,他們可能會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把成績提高上去。而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了使本組學習成績超過其他組,他們也會奮發讀書。
在思想品德表現和遵守紀律方面,我根據量化管理方案的規定,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表現和遵守紀律情況用分數來進行量化,比如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行為,我根據每件事的意義大小給以1—10分進行加分,違紀或品德表現差按每件事影響程度給以1—10分的扣分等;各學習小組登記人員對自己負責登記對方小組各成員在當時一周內的思想品德表現和遵守紀律情況進行登記,并根據量化管理方案用分數來量化,到下一周周末統計各組兩周以來得到的量化總分并在班內公布。若各小組成員對登記結果有異議,可通過班主任和班委會進行討論給后下決定。通過量化管理,學生們比較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減少違紀行為的發生,培養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為了本組的利益,他們爭做好事,爭當好人,不斷提高自己思想品德素質。
到了期末,我把各學習小組一個學期以來每一次的學習競賽成績量化分進行統計,按總分從高到低順序進行排名,成績排于前面的學習小組將得到一定的獎勵。同樣,我又把一學期來各學習小組在思想品德和遵守紀律方面的比賽成績進行統計后排名,并給予總分成績優異的學習小組以獎勵。這樣,即使學習競賽總分成績差的學習小組,也可能因為同學們自覺遵守紀律和思想品德素質高而得到一定的獎勵,為各學習小組提供更多的獲獎機會,增加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多年來,我所管理的幾個班級班風好,學風濃,學習成績都有很大的提高,多次被評為“先進班級”。
通過量化管理比賽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合作精神,增加了學生的危機感,并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供了保障。
淺談如何將量化管理融入班級管理中
時間:201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