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校園文化,學校發展的獨特品牌

時間:2016/6/8

每當我們提到百年名校,自然就會想起它的校訓,清華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師大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這些校訓恰恰反映了名校的發展的歷史淵源、獨特的理念以及發展的特色。正是認識到校園文化的重要性,我校進一步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將“包容礪行”的校訓等重新演繹,賦予它新的內涵,希望使其能成為全面育人的輻射源,成為素質教育的能量庫,成為一部無聲的教科書。

一、把握校園文化特性,彰顯學校發展的獨特理念

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個學校長期傳承下來的思想觀念、學術精神、價值觀、思維習慣、人文傳統、制度建設等精神素質和校園各項物質建設素質的總和。所以學校的教風、學風、科學風氣、生活和工作環境,無不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體現。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辦學背景條件、師資結構狀況、生源素質情況,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園文化內容。所以每一所學校必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確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內容和形式,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學校成為眾多學校中的“這一個”,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的價值,校園文化的獨特性就是一個學校的品牌。

一個學校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發展史,社會和時代不斷發展變化,學校內部各種元素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校園文化必然要隨著發展變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是歷史規律。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內容和形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歷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自己的校園文化建設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充滿旺盛的生命力。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后,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肖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傳承性是校園文化永葆生機的法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水不腐”,恰如我校“長流及遠”的精神。

二、發揮校園文化輻射作用,打造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品牌

校園文化是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是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創造生成的,不僅彰顯著一個學校發展的理念,更彰顯著一個學校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發展的內涵式品牌。優秀的校園文化必然使師生員工對集體產生了歸屬感、自豪感、依賴感、幸福感,使人們更加團結、對集體更加關心和愛護,這種凝聚性增強了師生的向心力。由個人的精神情感融為共有的精神靈魂,自覺不自覺地為維護這些精神財富而努力。這種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精神靈魂,也成為凝聚集體的紐帶。校園文化推動了學校的良性發展,引導師生員工的進步方向。

不僅如此,優秀的校園文化對學校周邊地區、學校所在地區和與學校有聯系的社會群體和個人,都有一定輻射作用。在崇尚文化的社會里,校園文化也成了社會景觀。諸如北大、清華、人大等就成了人們的旅游勝地,每年到這里朝圣的人們絡繹不絕。一個學校要想在社會中立足,要想在人們心中立下一塊豐碑,必須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精益求精,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形成學校發展的獨特風景線。

三、堅持以人為本,建設高格調、高質量的校園文化

《逆領導思考》一書的作者羅伯特,凱利說:“說到追隨與領導,大多數組織的成功,管理者的貢獻平均不超過兩成,任何組織和企業的成功,都是靠團隊而不是靠個人?!毙@文化的主體結構中,學生是校園文化的聚焦點,教師是校園文化的晶核,教師和學生永遠是校園文化的最寶貴財富,因此,我校把“以學生成人成才為本、以教師幸福發展為本”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積極為教職工謀福利,始終把師生冷暖掛在心頭,就一定能夠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建設高格調、高質量的校園文化。

1.以人為本,營造閃爍人文精神的學校物質文化

環境不僅是學生生活的空間,也是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的載體。我們充分發掘利用校園環境,形成了濃厚的立體環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墻一板都能說話,都起到了教育人、啟迪人的作用。教室里、宣傳欄,懸掛的是歷屆畢業生以及在校學生的優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我們兩次動員各年級全體學生收集各班的學習之星、進步之星,灌輸一個信念:只要努力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成才。經過加工制作分別布置在校門口的宣傳欄中,一月一換,及時更新,鼓舞了孩子的士氣,擴大了學校的影響。通過班級承包,將走廊的花壇裝點一新,孩子們群策群力,自己動手選花種、挖樹坑等一系列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2.情理兼顧,建設充滿人文氣息的制度文化

一所學校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是要賦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學校在制訂規章制度時,給制度以靈魂、強調人的理想信念、奮斗方向、做人準則,把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軟文化”與“硬制度”熔于一爐,鑄造出剛柔相濟、軟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規章制度。我們根據學校特點,師生共同制訂了體現時代要求的校訓、校風、校歌、校服等,制訂了一系列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規章制度,嚴格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堅持開展文明班級等評比活動,這樣既能起強制作用,又能發揮激勵規范的作用,使師生在執行制度、遵守紀律的同時,享有自尊,實現自我價值。

3.曲徑通幽,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還可以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范,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師生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增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開放性,要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政策。首先要走出去,單純而又缺乏與社會充分接觸的校園活動當然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卻在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育者要使學生走出校園,充分接觸大自然,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的心靈慢慢成熟起來。其次是引進來。校園文化活動吸納社會各界的參與,把其他學校的學術講座、體育競賽、文藝演出引進校園。這種建設的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園形象,加深外界對學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空間。

4.拓展渠道,借助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充實校園文化內涵

活動是學校生命力的所在,活動是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載體。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打造風格各異的班級文化

有人曾形象地把班級比喻成學生磨煉本領、學會生存、創造人生的“驛站”,進行知識信息交流、體驗快樂與憂愁、釀造希望與收獲的“生活舞臺”。我校一向重視班級建設及其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就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一方面,我們借助“學講計劃”的契機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展示了同學們的才能;另一方面,我們派專人到全國各地名校參觀學習,與兄弟學校相互交流,在校內進行集體研討,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諸如,要求每個班制定班名、班徽、班歌,在班門口懸掛班級名片,還可以要求各班定期根據各項活動進展情況認真布置教室,讓文化溢滿教室,環境無聲育人。

(2)充分利用身邊的社區文化

學校作為社區的一部分,同樣,學校文化也是社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成立了社區家長委員會,成立了家長學校,通過對家長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溝通,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諧,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從而達到對社區文化的輻射。我們還經常組織師生走訪社區各單位,同時邀請社區各屆代表人物走進校園,為學校做報告、進行法制講座、交通法規宣傳等,以社區文化來推動校園文化,以加強“親密接觸”,使之成為學生認識和了解社會的窗口。

(3)開展一系列社團活動

將學生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帶動校園文化的開展。如,三月份“學雷鋒”活動,四月份“書香校園讀寫大賽”,五月份“我為社區留片綠”,九月份“慶祝教師節”,十月份“秋季師生運動會”和“祖國頌詩朗誦”,十二月“元旦迎新長跑”……每個活動均由社團發起,同學們參與,從而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增強校園文化氛圍。

如今,校園文化已經升華為一種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師生的觀念、品位、學養……也都在逐步升華,校園文化也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一路進取和成長的精神家園。

校園文化以其獨特魅力貫穿于一個學校的發展始終,它體現了一個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和品味格調,特別是提高全體師生的凝聚力,營造優良的校風學風,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育優秀人才,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彰顯著校園文化的特性,從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到現代文明的網絡文化的傳播,從校園內涵文化的建設到校園外顯文化的營造,從靜態文化的加強到動態文化的生成,校園文化林林總總,五彩繽紛,形成了各個學校獨特的發展理念與發展模式。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日韩综合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