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所學校,常常看到這樣一批教師,他們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只知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上,不善“周旋”,甘于“平凡”,從來不知道或者不懂得為自己去爭“名”奪“利”。按理說,這樣的教師已經是典范,學校肯定會大加重視。然而,事實上并不全是這樣。在有的學校,有些教師,教學上不爭,做人上不爭,境界上不爭,爭的恰恰是“名”和“利”: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接近校長,如何和領導搞好關系,以便能得到更大的收益。如何讓那些默默奉獻的教師“埋頭”而不“埋沒”,吃苦而不吃虧,正是考驗校長治校智慧的事情。不讓老實人吃虧,不僅體現校長的人格境界,而且是一種治校方略。
一、為默默奉獻的教師爭“名”奪“利”,爭的是校長的威信
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能夠把那些默默奉獻不爭“名利”的教師樹立成為全校教師的標桿,正是校長高尚人格的表現,憑這一點,就會得到大多數教師的尊敬,校長也因此在廣大教師心中確立了威信。校長的威信,不是開會時“義正詞嚴”能掙得來的,不是平時對教師大聲責罵而能掙得來的,不是凡事一言堂而能掙得來的。校長的威信,來自于公平對待學校教師,來自于言行一致,來自于實實在在地為廣大平凡的教師謀福利。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些校長,大會小會,對認真教書,但默默奉獻的教師也大加表揚,但是,一到關鍵時候,一些評優、評模、評先和升職往往沒有這些教師的份,這不是真的支持,而是做表面文章,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也是花拳繡腿,當不得真的。巨大的反差,不但大大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激情、教學熱情,而且大大影響了校長在教師心中的地位,從而威信降低。
二、為默默奉獻的教師爭“名”奪“利”,爭的是學校的風氣
默默奉獻的教師能夠在學校站得住腳,出得了頭,得到他們應有的地位。相反,那些教學上不認真,做人上不真誠,只會圍著領導天天轉的教師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好處。校長做到了這點,學校就會風氣正,廣大教師才有方向,校園才會和諧,從而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校長治校相對就會輕松得多。其實,那些默默奉獻,不爭“名利”的教師,很多都是教學能手,只知道低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對這樣的教師怎么樣,其他教師都在盯著看,也是其他教師在學校如何做事的參照。如果這些不爭“名利”的教師得不到應有的地位,出不了頭,領不到獎,前途暗淡,升職無望,評優、評模、評先永遠沒有他們的份,這樣下來,不僅不爭的教師可能一步步的走向平凡,也讓其他中間派教師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那些“會來事”的教師就會更加如魚得水,學校風氣就會一落千丈。到時,什么制度也不靈。什么責罵教師也會當作耳邊風,學校就會一步步走向沒落,這對學校百害而無一利。
三、為默默奉獻的教師爭“名”奪“利”,爭的是學校的未來
學校的未來在誰的手中?不是在那些只會歌功頌德的教師手中,不是在那些“會來事”的教師手中,而是在那些為學校實干、苦干和大干的教師手中。學校的美好未來,往小說,是校長的政績,往大說,是學生的前途,是對辛苦工作著的教師的回報,也是他們職業自豪感的來源:做校長的,就要有大局觀,有為學校謀發展、謀長久的智慧和方法。校長善待這些老老實實的“不會爭”“不懂爭”的教師,其實并不難。作為一個校長,要充分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可貴處,充分看到他們的功勞和苦勞,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眼中要有他們的身影,心中要有他們的位置。有時,一句小小的問候,一個小小的幫助,都會讓他們倍感溫暖;作為一名校長,要充分為他們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難題,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一個看得見的實利,在評優、評先、評職、公開課、出外學習、后備干部推薦和選調上多多在政策上盡量優先、優待他們;作為一個校長,要充分在制度上保障這些教師的權益。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學的崗位體制、用人機制和考評機制,形成制度,固定下來。對敢吃苦、能吃苦、吃多苦、吃大苦的教師,要旗幟鮮明地褒獎,不拘一格地重用。所有這些,都會讓這些默默奉獻的教師心生感激,事業上就會更加有內驅力,學校的發展前途也更加光明。
默默奉獻的教師,是學校一筆寶貴的財富和溫暖的風景。讓他們于事有成就感,為師有自豪感,做人有幸福感,是校長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校長的辦學智慧和方略。為他們打開一扇成功之門,就是為學校打開一扇成功之門,就是為校長的辦學之路打開一扇成功之門。校長,請多多關注、關愛那些默默奉獻努力教書的教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