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班級民主管理引入“羅伯特議事規則”

時間:2016/6/2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美國將軍亨利·羅伯特于1876年提出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主持者的規則、與會者的規則、提出和表達不同意見的規則、辯論的規則、表決規則等等。它的根本原則有五條:平衡原則——保護各種人和人群的權利;制約領袖權力原則——集體保留一部分權力,抵制領袖的權力膨脹;多數原則——多數人的意志將成為總體的意志;辯論原則——所有決定必須在經過充分而且自由的辯論之后才能做出;集體意志自由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護集體自身的利益、平衡集體成員的權利,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羅伯特議事規則被廣泛應用于西方政府、企業、NGO(非政府組織)等各種組織,小到小學的班會,大到國民大會,都因它而富有成效,大大減少了馬拉松式的長會與毫無效果的爭執。

我認為在班級管理中也可以引入羅伯特議事規則,制定出與之相匹配的對話規則和運行程序。

一、設置介入班會對話的運行參數

討論、對話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方式。如果討論、對話沒有程序、規則,民主協商就可能成為沒成效的扯皮。組織班級討論時,尤其是討論一些事關全班發展方向的大問題時,分歧在所難免。這時就必須有一套可行的對話討論交流機制,讓學生明白自己介入討論的適當時機和正當權利。比如,首先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彼此聽清楚對方的觀點,并作出客觀的判斷——有哪些合理的元素,有哪些不完善、不可靠的觀點,還有什么自己不同意的觀點。有了理性評估之后,每個學生都有資格與權利選擇發言的時機與場合;還要讓學生知道,別人發言時不能插嘴,不可以打斷別人正常的發言;要讓學生知道在規定的時間內表達完自己的觀點是對他人的尊重。這樣,學生在討論時,就不會出現意氣之爭。當然,剛剛啟動羅伯特議事規則的時候,學生對于介入的時機和分寸把握得不一定很準確,需要班主任監督對話的運行程序,合理分配學生的發言權。通過合理地分配發言權,規范班務對話流程。同時,班會對話應該是單線進行的——在一個時段內只能有一個主題。一個重要問題被提出來,必須先把它解決了,暫時無法解決,就先擱置起來,然后才能對下一個主題展開討論。如果有人發言偏離主題,就及時提醒,使討論回歸原先的正常軌道。為了幫學生更好地把握參與發言的時機,教師還應及時提醒學生作自我評估或小組評估,確認發言的質量,明晰是否有發言的必要。

二、允許班務研討話題的適時置換

美國國會開會討論事項,有這樣一條規則:如果某個事項在會議討論中引起激烈爭議,正反兩方面一時難以分出高低,會議主持者就應宣布將問題事項“擱置”——暫時放下來,請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將它“召回”并進行“返工”,尤其是對有爭議的部分進行必要的修正,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再次開會商議和表決。因此,美國國會的會議不時出現“議而不決”和“決而不斷”的現象,致使有的決策“千呼萬喚始出來”。這項擱置的規則,在討論班級事務時也可適當運用。討論一個議題,若班上形成兩派意見且雙方都準備不足,出現低水平的膠著狀態,這時班主任就可以適時舉起休戰牌,等雙方準備充分時再討論,這樣能保證班級事務決策的質量。否則,繼續討論只能是相互拆臺、逞強斗勇,而不是以理服人、有根有據。對有些班級事務的不同觀點,應該允許長線對話。隨著思考的深入,分歧自會縮小,考慮必趨周全,有些問題也許會不辯自明。除了擱置外,在班會上還可以嘗試拆分話題:如果一個班務管理的話題非常大,可以通過全班的討論將其拆分為若干個小話題。這樣討論問題會更中觀(或微觀),更明晰,更集中,容易形成決策成果。

三、厘清班級事務決策的背景

學生對所討論的班級事務的背景毫無所知,討論只能是淺層次的,或者帶有偏見,具有片面性。因此,對于大多數的班級事務決策而言,必須事先讓學生了解問題的背景。在開會前,須認真指導學生熟悉與問題有關的資料。不但要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包括不同的論點及大量的背景事實),而且要提前告知對話或討論的主題,讓學生充分地預熱——全面了解相關的背景資料,提前做一些思考。學生有備而來,有豐富的背景資料作支撐,討論才能深入,發表的觀點才能有智慧含量、思想深度。另外,學生對問題的了解需要一定的過程,有時甚至需要較長的周期。所以,應讓他們有緩沖的時間。對于少數持不同意見的人,也要讓他們充分表達意見。通過對話、深思,再對話、再深思,對邊緣的觀點進行審慎的復核。只有在明晰的文本背景上展開對話,才會更合理、更明智、更慎重,才能作出最優化決斷。

四、設置緩解觀點沖突的有效機制

完美的班級事務討論應該是和諧的,班會中的對話應該是高度民主的。我們提倡互相理解、互相吸納、互相補充、合作完善,要防止討論異化成針鋒相對的戰場。世界是多極的,自然是多樣的,班級也不是單極的、一元化的。傾聽他人的觀點,理解他人的觀點,吸納其中的可取之處,是新時代學生應有的姿態。在班級對話運行過程中,設置一些預防沖突的緩沖機制非常必要。開班會或決斷班務時,我們必須執行單軌的對話路線——不同觀點的流通渠道主要指向班主任,或民主選舉出的班會主持者。有不同的意見可向主持者訴說,并在主持者那里實現融通。有分歧的雙方最好不進行正面交鋒,避免出現相互攻擊。在討論過程中,班主任要當好協調員的角色,公正地予以裁判。這樣做,是民主教育的必要,更是未來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

五、遵循班務協商民主的平衡原則

新教育的民主應該體現一種“協商民主”。它力求保護班級的“生態多樣性”,既尊重多數派的觀點,也包容少數派的意見,甚至是一個人的想法,從而維護公平、公正對話的班級秩序,最終保護所有表達自己真實觀點的學生的話語權。平衡原則的核心是要謹慎仔細地平衡持不同觀點者的權利。為此,對班主任或班會主持人的權力要加以有效制約。他們的職責主要限定在分配發言權、維護班級對話的程序等方面,而不是強行使自己的意見成為全班的共識。當兩派意見相左時,班主任必須讓雙方輪流得到發言權。當有多名學生要求發言時,與上一位發言者觀點相反的人應獲得發言的優先權。班主任要讓強勢一方懂得,他們應該讓弱勢一方有機會自由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要讓弱勢一方明白,既然他們的意見不占多數,就應該體面地讓步,或作出自我調整,準備新一輪的對話。班級事務必須是在經過充分而且自由的討論、協商之后才能確定。每個人都有權利通過發言說服其他同學接受自己的觀點,同時允許他人闡述、堅持、保留自己的觀點。真正的對話成果只能在每位學生充分知情的基礎上自由產生。因為所謂民主的表決必須是審慎的“少數服從多數”。事實上,在充分的交流之前,多數和少數未必明朗,一開始看上去是“少數”人的看法,完全可能在問題明朗之后,轉變為多數人的共識。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午夜影院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