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淺談新時期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

時間:2016/6/1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干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班主任又怎樣使自已的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上檔次呢?下面就班級工作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情”與“法”的互動是打開班級管理之門的金鑰匙

情(指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能滋潤學生的心田;能感化學生的心靈。但只有情,班級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縱的隨意。法(即班規)能使班級管理規范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行為規范,能使班級管理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從制度上防止了班主任抓學生就緊和放學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熱病;能使班級管理定量化、精確化、科學化,克服了教師對學生的操行評定憑印象、憑感覺的模糊化管理。但只有法,只能規范學生的行為,無法走進學生的心靈,只能治表而不能及里。只有情與法的的互動與交融,才能規范學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學生的心靈,達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1、情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過程是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過程,是師生“心理交流”的過程。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反之,在師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況下實施教育,會引起學生在接受上的對抗性。那么班主任在實施德育的過程中,應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1)用情激勵學生:崇高的愛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充分利用教師形象的影響力激發學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班主任老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會像高明的琴師一樣在學生的心弦上彈撥出動人的樂章。教師應用自已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質,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去感染學生,教師應身先士卒,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已先做到,用自已的行動去影響學生。教師的情應是公正的,一個班集體中品學兼優者有之,教師不應偏信偏愛;品學均差者有之,教師不能冷淡歧視。否則受冷淡遭歧視的學生會自暴自棄,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拒絕接受教育。

(2)用情溫暖學生:作為班主任首先應關心學生的成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文明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班主任應多給學生講做人的道理,講為人處事的原則,講偉人的事跡,使學生“悟”出做一個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也要注意引導使學生獲得健康的心理。班主任應多與學生談心、交心,做學生的知心人,只有學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學生心中的“結”,才能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班主任應從生活中多關心學生,體貼學生,想辦法解決學生生活上的困難。如學生生病后,總能把學生的冷暖掛在心頭,與班上的同學一道照顧他,使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班集體的溫暖

(3)用情鞭策學生: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真心愛護自已的教育對象,就必然要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偏愛溺愛,過分的嚴厲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要適度,要合乎情理,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嚴格要求學生應以充分尊重學生為基礎。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有深刻的論斷:“只有教師關心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而言,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已的尊嚴感。”心理學的測量表明:“一個小孩從出生之日起,便開始具有了多種潛意識,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這些都說明了尊重學生的重要性。勿庸質疑,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評教育時諷刺、挖苦、奚落甚至辱罵、體罰,這與嚴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評應當是善意的,特別是對屢犯錯誤的同學,應進行細致恰當的批評,春雨潤物細無聲嘛!總之,批評的藝術應是嚴格與善良的圓滿結合。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而且是充滿人情味的關切。

2、“法”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的規矩就是班級的“法”,就是規章制度,班規是其具體體現。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過程中如何用班規實施班級管理呢?

(1)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通過制定班規,提高學生的認識。在制定班規之前,我總是組織學生反復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禮儀規范》、《課堂常規》等規章制度,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嚴格的行為規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風,學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和提高就會落空,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制定班規的必要性。制定班規時,應實行廣泛的民主。首先和班、團干部制定出討論稿,后印發給學生,組織大家反復討論,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反復修改,使班規能反映絕大多數同學的意志,班規的內容不應有損學生自尊心、體罰學生等與教育規律、教育法規相違背的內容。班規要具體,要有可操作性。班規一般分為三部分,班級管理目標、獎分原則、扣分細則等共20條,它涵蓋了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反映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表現情況及綜合素質。

(2)持之以恒地落實班規:制定一個好的班規,僅僅是一個好的開端,關鍵是要把它落到實處。班級的管理僅靠班主任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應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為了落實班規,我們啟動了二套管理系統,對考核結果實行雙掛鉤的管理辦法。一是班干部輪流值周負責制,負責把本周學生遵守班規的情況記錄下來,對有突出表現的同學提出表揚,按照班規予以獎分。若有違反班規的同學,則向他發《違紀通知單》,注明違紀事由、扣分情況。另一套是值日班長負責制,負責當天班級的常規管理,每天小結。

實踐證明,這個管理辦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絕學生違紀現象,對規范學生的行為、建立良好的班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這種班級管理模式,在我校已被許多班級借鑒和采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捕捉最佳教育時機是班級管理的敲門磚

大量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教師若是真正愛護學生,那就首先理解學生的感情,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場上同他們談話、同他們交往,在交往當中尋找教育時機,只要教師充分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注意調查研究,摸準學生的思想脈博,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善于捕捉教育時機,教育工作就會更加主動,更加有效。尤其對后進生來說這項工作更為重要。下面談幾點做法:

1、貴在誘發----捕捉學生“閃光點”。對后進生來說,我認為他們的心靈深處同樣蘊藏著進取奮發的心理需要。教師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后進生的“閃光點”的出現,而是應主動地抓住或創設條件,誘發后進生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哪怕只是閃電般的那么一瞬間,也往往是后進生轉化的最佳時機。

2、貴在引導----選準教育時機。在教育時機還未出現時,教師要耐心等待,當最佳教育時機到來時,要抓住契機進行教育,因為此時教育學生,最容易被學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新入班的后進生,往往會在新的環境中調整自已的欲望,這是轉變后進生的大好時機。因此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后進生的情況調查,因人制宜,主動而自然地接近他們,從開學第一天起就對他們熱情地關懷,積極地鼓勵,真誠地幫助,促使其把調整自已欲望變為爭取進步的實際行動。又如,某些后進生幾經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點,而繼續受到大多數同學的冷遇和歧視時,心靈會受到嚴重創傷。如果這時老師熱情關心和幫助他們,他們就會感受到溫暖、安慰和鼓勵而再次振作起來,同時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也會因此得到新的契機等等。

3、貴在理解----抓住心理因素。上學期有同學反映,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經常在一起。我知道后,暗中觀察了幾天,果然如此,但我并沒有輕率地斷定他們是早戀,更沒有認為他思想有什么問題。我找機會分別同他們談話,談話中我沒有批評他們,只是像是無意似的談起自已中學時代的青春萌動的感覺和我對青春期男女生關系的看法。我始終沒有批評他們,更沒有歧視他們。但他們分明感到了我話里的含意。我還送給了那位男同學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葡萄小的時候請不要摘它,因為它是酸的;要想甜,請等到它成熟的時候。”以后兩人的關系一直很正常。

三、班主任的形象是班級管理的試金石

班主任的形象即教師形象,指其德、才、學、識、體貌、性格等多種因素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獨特風貌。

教師形象的外顯特征表現在教師的容貌、體態、穿著、談吐等方面;教師形象的內在特征,表現在教師的性格、氣質、情緒等方面;即容貌儀表因素、語言表達因素、行為舉止因素、職業道德因素、業務水平因素。這五個教師形象構成因素,彼此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只有這些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的教師形象。教師形象核心是教師的人格,教師的人格對于青少年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時時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一個綜合的感覺,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像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已就應當是這種人。”由此可見,教師的形象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

1、教師形象對師生關系的影響:對形象好的教師,大多數學生會產生一種欽佩感,師生關系容易達到親密無間的程度。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則能縮小教師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認同,有益于學生真實個性的顯現。相反,對形象差的教師,學生會產生“離他心理”,甚至產生厭惡感,自覺不自覺地與之疏遠,使得教師的教育教學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2、教師形象對學生接受教育的影響: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班級數名任課教師,學生對他們的態度是各不相同的。對有的教師,學生自覺接受他們的教育,而對另外的教師則心存抵觸,拒絕他們的教育。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師形象。對形象好的教師,學生會認為其“言真可信,行正可效”,因而,對這樣的教師的教育能自覺接受。相反,對形象差的教師,學生會認為他的話不值得聽、不值得信,更談不上仿效。教師一旦失去威信,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

3、教師形象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限受教育的程度。因此說,教師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就顯得至關重要。形象好的教師具有心靈美和儀表美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統一”在學生心目中一旦形成優美的形象,便具有了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感染力量,在學生心中會留下難以泯滅的印象。教師的人格在學生的道德行為養成中具有廣泛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而且在學生整個人生中,會起著持續不斷的鼓動作用。相反,形象差的教師所表現出的工作懶散、治業不勤及道德品質上所表現出的疵點,會影響學生。為師不正,很難談得上培養出道德高尚的學生。

總之,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形象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用自已的形象給學生以感染和引導,教師的形象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是學校的任何大綱、規章制度都有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人比教師受到更嚴格的監督的了”。是的,教師應以自已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優雅的儀表風度,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四、家校聯系是班級管理成功的橋梁

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僅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社會各方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班主任如何處理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將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家長與班主任在教育目標上其實是一致的。家長把小孩送到學校,希望將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職業和道德要求義不容辭地要對學生教育負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班主任的心與家長的心自然就應緊緊聯結在一起,這也是實現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合作的基礎。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影響學生思想的兩個最主要外因,在教育學生成材這個目標上雖是一致的,但由于對教育復雜性的理解不盡一致,以及對學生教育方式上的差異,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間難免會產生矛盾。當矛盾發生時,處于學校教育主導地位的班主任應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協調。

對班主任來說容易產生一種“我是專業教育工作者,我懂你不懂,我講你聽”的心理情緒,于是常常有班主任“越位”去訓斥學生家長。其實,現實生活中,班主任對學生家長在學問上并不具有絕對的優勢,在人格上學生家長與班主任更是平等的,因此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而應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合作關系,班主任必須尊重學生家長,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首先,班主任應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主動協調好與家長的關系,在主動協調、密切合作中建立良好的道德關系。班主任在和學生家長一起研究對學生教育的問題時,要用商量、征求意見的口氣,決不能居高臨下地用我要你怎么做,你應該怎么做的命令口氣。

其次,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接觸絕不能帶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在接待學生家長時,以貌取人、以職取人、以財取人都是班主任應堅決杜絕的心理。

再次,由于私立學校的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性格愛好等了如指掌,而家長處于幾乎一無所知的狀態,為了讓家長對其子女有較全面的了解,我在《家校聯系手冊》上設計了四個欄目,即綜合素質評價報告、考試成績報告、班主任報告、家長信箱等,并定時發放,使家校聯系做到制度化、經常化。

班主任,只有強化和擺正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才能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間建立和諧、有序的聯系,促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好培養學生的教育目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中出受孕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日本午夜a视频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