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規劃,成就夢想
職業規劃對于教師的成長起到導航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設想和規劃,包括對教師職業的選擇,對教師職業目標與預期成就的設想,成長階段步驟等。優秀教師成長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頭三年,稱之為探索期,即教學質量影響期。在這一階段里要完成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要很快進入角色,并初步樹立自己的教學形象。第二階段,稱之為成熟期。其標志一是開始注意對教學實踐的理論總結。二是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第三個階段,稱之為創造期。這個時期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對事業、對學生的熱愛,這是走向成功的動力。對教育發展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這直接關系到教師的發展方向。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這標志著一個創造型教師的水平。教師可參考以上三個發展階段,結合自身實際對“做什么”“為什么做”“何時做”“何地做”“誰去做”“如何做”等方面深思熟慮后制定一份可行的職業規劃,為自己找到目標、找準方向,讓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讓自己從忙碌、喧囂變得安靜下來,去思考、去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學習研究,轉變角色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知識更新加速,獲取知識途徑多元化,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逐漸削弱。這要求教師要勤于學習、刻苦鉆研,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和新課程改革要求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變革(要改變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美國的布萊克曼(Blaekman)認為,教師始終都是持續的學習者,此種學習就是專業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先生說過,“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教學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對本學科清不清楚。教學沒有科研作為底子,就是—個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所以沒有做科研的教師,頂多是一個教書匠。教師要實現專業發展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加強教學研究,讓自己由一個教書匠轉變成一個學習型、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教師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要學習書本上新的教育理論,還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向同事、同行學習,拜名師為師,拜同行為師。教師的成長需要—個過程,也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得到一些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名師的指引,就可以縮短甚至直接跨過“教學質量影響期”,大大縮短專業成長時間,可謂事半功倍。如,各個學校的青藍工程,為促進教師快速、健康成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各個學校都會發揮骨干教師傳、幫、帶的積極作用,啟動了以“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師徒結對,共同提高”的“青藍工程”。教師要抓住這一機會,向本校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名師學習經驗,加以融合,不斷改進,形成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再如,教師要多參加一些省、市的專題培訓和專家講座,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聆聽專家的建議。并用這些新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逐漸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觀,升華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師要抓住一切外出研討學習的機會,包括每年的省、市高考(中考)物理研討會,每年的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校際研討交流。這些交流學習的機會都是教師吸收別人長處,提升自我能力,內化自己教學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機會。筆者共三次參加廣東省的物理教學研討會和考試分析會,每次都會被省教研室和廣州市教研室的教師“洗腦”,感觸頗深。
此外,教師應該訂閱教育類期刊以及綜合性雜志。通過對這些期刊的認真閱讀,可以領略到來自全國各地教學一線的物理名教師和高校教育專家的思想,開闊視野,豐富專業知識,這給處在成長期的教師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教師要善于抓住一切吸收別人長處的機會,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專業化水平的機會,做一個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
三、交流溝通,提升內涵
上網是現代人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利用好網絡可以快捷地獲取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通過網絡與更多的教師和專家交流,不斷豐富自己,做一個知識面廣博而富有內涵的教師。
隨著課改進入新階段和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了新課程的理念,并不斷把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學習研究的體會等寫成文章發表在博客上。很多在各省、各市,甚至全國有影響的教師開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還有一些雜志社也有自己的博客,在這些博客中發表了很多關于物理和教學方面的高質量博文。在博文中記錄了專家的最新觀點,也記錄了不少來自教學一線行家里手的實踐、反思等,通過對這些文章的閱讀,可以豐富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開闊視野。
QQ是我們國家一個擁有龐大用戶群的網絡社交平臺,是我們重要的交友途徑。其實QQ也可以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QQ加入很多教師的QQ群,認識更多的同行和前輩,在群內可以向其他教師請教各種問題,也可以同大家一起討論某些有爭議的問題或者某一概念、某一高考題的科學性、解法、講法等,問題將會越辯越明,參與討論者受益匪淺,群內成員之間也會交流寫作、投稿心得,共同成長。筆者在上大型公開課時都向群里的同行們征求意見,得到大家的鼎力相助,受益匪淺.
四、勤于反思,筆耕不輟
教師要養成勤寫作的好習慣,記錄自己教學中的點滴,記錄下自己教學中比較有智慧、有碰撞、有創新、有實效的一些教學片段,也記錄自己在教學中一些失敗嘗試。教師參加工作的第四年,專業成長的黃金時期開始到來,把握住機遇,只要堅持勤于思考、學習、反思、寫作就會有不小的收獲。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寫作要寫自己教學實踐中感受最深的,把自己實踐中最有智慧做法寫出來與全國同行分享,不是為了寫而寫,也切忌空談,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把它展現給全國的同行,與他們分享。要寫出好文章,就要注意在乎時教學和學習中積累素材(案例)。筆者的做法是: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記入課本相應章節,閱讀物理教育類雜志和書籍時看到比較好的句子、段落、案例分類摘抄在筆記本上注明出處,網絡上的看到的好文章、段落等則按照力、熱、光、電、原、實驗分門別類放人參考資料下的各個子文件夾中并標明出處方便日后查找,每一節公開課后都寫—個簡短的教學反思。同時也建議,教師開通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上記錄自己教育的酸甜苦辣。教師要常寫教學反思、教學札記、教學論文,以寫促思,以思促學,以學促教,實現專業化成長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