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加強班級的有效管理

時間:2016/5/24

[摘要] 本文主要是從以下四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班級的有效管理。一、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二、體現他們在集體中的價值,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三、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四、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的根據地、堅實后盾和保證。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到巨大的教育和促進作用。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需要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影響學生,陶冶情操。班風是大多數成員思想、情感、意志的綜合反映,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道德行為、良好的表現是一種支持、肯定和鼓勵,對不道德的行為表現是一種強大的輿論壓力,促使其轉化。這種轉化不是教師的強制教育,而是集體的陶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必須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認識到個人在班級建設中有著不可推御的責任,并能享受到成功喜悅,學生有了這種責任感和成就感,就會產生極強的內驅力,激發一種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漸變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那么,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首先要讓學生在班集體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所以班集體的環境要讓學生感覺到輕松、溫馨,學生間的關系要融洽、和諧。作為班主任,在開學初,我會找幾個學生回來,先把教室的衛生搞干凈,并作簡單的布置。當然,我們要讓學生感到老師親切友好,搞衛生時,要和學生一起勞動,不能只是在一旁命令學生做事。讓其他學生進入教室就感到舒暢,并表揚為大家服務的學生,肯定他們的勞動成果。倡導大家都應有集體主義精神和服務意識。平時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對為集體服務的同學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目的是讓學生感到被關注,被肯定,享受到勞動的快樂,其他學生也體會到舒適的環境是其他同學辛勤勞動的結果,會珍惜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到想讓別人享受我的勞動成果。其次,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權。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在當家作主,有管理班集體的權力。對于班規,讓學生自己討論,共同制定。對違紀的學生,要幫他找出原因,并引導他以后應該如何做。從正面去引導和教育,讓他自己真正認識到錯誤,并誠心去改正。再次,要深入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平時多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情況,了解他們的需要,并盡力為他們爭取。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宗旨,為他們著想。
  二、體現他們在集體中的價值,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發掘學生的優點,使學生的長處得到充分的表現。現在有不少的學生有厭學的情緒,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嘗試過成功,沒有受過老師的表揚。因為他們的成績不突出,表現也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了。有個別的學生為了引起注意,往往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方法,例如故意違紀,故意不交作業等,主要是想引起老師的關注。有些老師往往沒意識到這方面,只是對這些學生進行批評,結果沒收到預期的效果。如果能被重視,被肯定,學生的情緒就得到安撫,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的,有不少的學生,雖然成績不太好,平時的表現也不如意,但卻很樂意幫老師做事,因為他覺得老師在關注他。所以我會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讓他們都享受被關注,被肯定的感覺。班中的大小事務都有專人負責,責任心強的,做事細致的同學,安排他負責黑板和講臺的清潔工作;喜歡花花草草的同學,安排他負責花槽,既能被重用,又能發揮他的特長,愛好;好勝心強,喜歡玩,喜歡唱歌跳舞的,我會安排他負責班的文娛委員;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好運的,就委任他當體育委員,讓他們的特長得到發揮等等。充分體現每一個學生在班集體中的價值,都能為集體作貢獻。
  三、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正義感。使學生認識到是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要為集體服務。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就會熱愛集體,并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表現出主人翁的責任感。學會維護班集體的榮譽,對損害集體榮譽的同學,會給予制止和教育。加強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懂得個人是集體中的一員,要關心集體,關愛同學,為集體,為他人多做好事,維護集體利益和榮譽,懂得在集體生活中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形成民主意識。要讓他們經常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班”這三個字,“我們班”最棒,“我們班”我們班最好,要以集體為榮。為了集體,每個學生都會不斷進取,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種力量,從而使班集體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競爭力。相反,如果學生對自己的班級缺乏榮譽感,班集體就會失去教育功能。所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是班級建設中事關工作成敗的重要環節。其次要培養集體生活中應有的習慣和行為準則,自覺遵守集體紀律,培養熱愛集體的感情。要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主動為集體盡義務,努力做到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整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平等意識和尊重意識。再次,培養學生有一顆寬容和豁達的心。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到父母長輩的寵愛,生活條件優越,沒受過苦,再加上不少父母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種思想,滋長了他們驕縱和任性的性格。因此,在班集體里,同學之間缺乏相互寬容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往往為了一點小事就心存芥蒂,因一些小事而鬧得不愉快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只有讓他們把自己當成班集體的主人,時時處處以班集體為重,學會寬容,多為別人著想,以正確的心態去處理事情,才能形成團結友愛的氛圍。寬容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培養集體主義思想的基礎。
  四、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通過主題班會、體育活動、學習小組等活動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寓教于樂。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被眾星捧月,但玩的時候又很孤獨,所以往往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在團隊中不善于組織,不善于配合,更不善于犧牲個人的利益來成全團隊的利益。在體育課或大課間時間里,多組織這種需要團隊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得到磨練。既讓有領導才能的學生得到能力的提升,也讓其他同學學會了配合,更讓所有的學生克服了自私的本性,為將來更適應社會打下了基礎。首先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使學生想合作。學生在合作小組中學習、生活、工作,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滿溫情與友愛,又充滿互助和競爭。同學之間通過提供幫助而滿足自己影響別人的需求,同時又通過互相關心而滿足歸屬感。當學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時,他們得到的更多,工作得更愉快,這樣,就使團結互助的精神氛圍得以形成。其次,重視合作的評價,使學生樂合作,形成一種比、學、趕、幫的風氣。合作的評價觀與傳統教學也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教學評價強調的是常模參照評價,關注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熱衷于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有局限性的,把是否成功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脫離了大多數學生的實際不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發展。合作理論把“不求人人能成功,但求人人有進步”作為管理班級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最終目標和尺度。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學生為本,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達到有效的班級管理目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