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風是班集體在生活、學習中所形成的一種風氣,是班級集體成員共同具有的思想行為作風,也是班級工作好壞的表現,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影響著班級。馬卡連柯提出,良好的班風應該是朝氣蓬勃的,有隨時行動的準備。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應該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受到保護的。良好的班風對班級學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和道德行為,有助于學生形成強烈的成功動機,激發求知欲,形成合理競爭與合作的態度和方式。良好的班風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愉快,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良好班風不會自發形成,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班主任精心建設。良好班風的形成,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一定的時間。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風呢?
一、要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車爾尼雪夫司基曾說過:“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可見,教師言行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教育實踐中,班主任教師言行更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他們的情緒、氣質、意志、興趣和愛好不盡相同。如果每個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體豈不成了一盤散沙?遇到這樣的班級,班主任老師如能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并以自身的言行來感染學生,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班主任。這樣,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與生之間就會架起情感溝通、交流和理解的橋梁,就會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基石,為教師順利地開展班級工作提供方便和成功的條件。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教師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決定著班風建設的順利與否。只有建立了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才會有感召力,學生才樂意和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談思想、學習、生活,心就會往一塊兒想,勁就會往一處使,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體。
二、要培養一支優良的班干部隊伍
一個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批積極分子,并由他們組成班集體的核心,團結和帶領全班同學前進。因此,班主任要在各項工作和活動中留心發現積極分子,選擇那些品學兼優,關心班集體,能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同學中有一定威信,并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形成集體核心,這樣,他們的精神風貌和行為風尚便成為班級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追求、進而演變成一種潮流,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風氣。對班干部、積極分子不能只是使用,而且要教育培養他們,關心他們的學習、思想和工作負擔,教育他們對工作嚴肅認真,勤勤懇懇,毫不馬虎;教育他們對自己,無論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都要嚴格要求,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教育他們要團結同學,關心同學,幫助同學,隨時注意了解同學們的愿望、要求和困難,遇事多和同學商量,注意廣泛聽取意見。在工作中注意培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幫助他們開展工作,指導工作方法,支持他們工作,維護他們的威信,對他們工作中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嚴格要求他們,不掩飾他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當然,學生是班級的主體,班級管理也理應讓學生自主參與,使班級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管,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增強了責任感。
三、提出班級目標,組織集體活動,讓每個學生為目標而努力
目標是指行為要達到的目的,又是引起需要、激發動機的外部條件刺激,目標規定方向,能刺激大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行動。如果班級集體沒有共同的目標,就會失去動力,就會渙散。培養良好的班風,必須緊扣目標。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是培養良好班風的基礎,而良好的班風又是實現奮斗目標的保證,所以班集體建設應該緊扣總目標,培養樹立具有本班特色的優良班風。教室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場所,是開展班級活動,獲取各種思想的主陣地。積極和諧的教室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個性發展具有積極的暗示作用。班集體活動是學生個體為實現與個人目標一致的共同目標而參加的共同活動。活動本身有著極強的目的性,它是加速良好班風的形成,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途徑。集體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特長得以展示,使他們的表現欲望得以滿足。同時也為學生架起了橋梁,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實踐表明,有益的活動,會讓人內在的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創造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
四、明確班風標準,細化為班規班紀,定期進行班級評價,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優良的班風必須在嚴格要求和訓練中培養,要在訓練培養中把嚴格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和全班的統一意志。班規班紀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是很必要的,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必須制訂相應班規班紀。根據班級具體情況,組織全班學生對“什么是班風,為什么一個班必須具備良好的班風,我們班應確立怎樣的班風,以及怎樣實現班級的奮斗目標”等問題開展討論, 使學生深刻認識班風的含義、重要性, 在統一和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啟發和誘導學生確立班風標準。班風標準確立后, 還要將班風標準分解為具體的班規班紀,讓學生明確哪些事該做, 哪些事不該做,將班規班紀逐步提出,逐步實施。要求全班的學生處處嚴格遵守, 不允許有任何的違反行為。規章制度制定起來容易,但關鍵在于執行。為了保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實效性和持久性,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一開始,每天都要對班里遵守和落實的情況進行講評,并堅持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的制度。班主任在教育、教學、生活等方面,根據是非標準和班規進行褒貶,該肯定的就肯定,并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并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種能夠扶持正氣、制止錯誤思想、阻止不道德現象的集體輿論。這種集體輿論不是班主任的單向灌輸,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壓倒多數的正確認識與言論基礎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對全班成員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約束力。在扶正壓邪、獎善罰惡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章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從而使良好的班風形成并得到鞏固和發展。
略談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風
時間:20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