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作為學校一切教育和教學活動最基本的單位,是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形成的主要基地。班級文化建設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感受和參與程度,影響到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水平,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成果和質量,已經擺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上,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無冕之王”的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該如何經營班級文化呢?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四個不同層面著手。
一、創建溫馨優美的教室環境文化
教室的自然環境是班級文化物質形態的表現。教室環境文化建設,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對所在班教室環境的布置及對教室環境的要求,構造一種教育和學習的外部文化環境。班主任在教室環境文化建設上可以用花卉、綠色植物點綴教室,用名人畫像、名言警句、班級獲得的榮譽、學生作品設計墻壁,賦予教室環境一定的色彩和教育意識,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能體現一個班級的個性和精神,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一種不知不覺的熏陶,那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班級物質文化也就以其獨特的魅力對學生產生著潤物無聲的影響。
二、創建具有人文氣息的班級制度文化
班級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是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目標的方向發展。我認為“以人為本”的班級制度建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制訂班級公約,引導學生自主管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集體是師生共同組成的集體,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體管理好,這就需要班主任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關鍵是使班集體成員成為主人翁,具有責任感,應避免班主任包辦代替,事事都唱獨角戲的局面。班級公約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強加給學生,而應該“自下而上”由學生討論產生,讓他們感到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是制訂者,也是執行者、維護者。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內化成他們追求的目標,才能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從而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管理。二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在實施班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以樹立榜樣,幫助后進生糾正不良習氣。例如,有的學生做事責任心較差,對班級衛生工作馬虎應付,甚至逃避值日。對這種現象,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對其進行處罰,但往往效果不佳。這時,我們何不換另一種方式來處理,采用一些靈活的激勵措施,獎勵那些負責任者。顯然,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教育效果截然不同,后者更能達到既獎勵先進又帶動后進的雙重教育效果。
三、創建舉止文明的班級行為文化
班級行為文化是師生在班級活動中的舉止言行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最終體現。班級行為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和教師的從教行為,其中作為班級活動主體的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創建班級行為文化要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落實行為規范,引導學生從細節做起,時時處處注意規范自己的行為,從文明用語、佩帶紅領巾、完成作業等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衛生、紀律、學習習慣及班貌的良好轉變。要重視創設班級活動,并注重活動形式的標識性,用看得見的行為方式來強化一種看不見的教育目的,以期待能增強對學生心靈體驗的震撼作用,提升活動的教育效果。
四、創建健康和諧的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主要指在實踐過程中被班級大多數成員認可的共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它是一個班級的本質、個性和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并具體表現在班風、學風、班集體輿論和班級人際關系等方面。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班主任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要構建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班級人際關系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班級集體效應。因此,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尊重學生的意愿和情感,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使班級形成一種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二是培養健康的班級輿論。班集體的輿論是班級成員觀念態度的集中體現,是班級深層次的精神文化。要培養健康的班集體輿論,首先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認識。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是不可能有健康的輿論的。其次,要正確把握集體輿論,善于啟發引導,以確保班集體輿論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第三要善于利用輿論工具,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三是培養優良的班風。班風是班級大多數成員的思想認識、情感意志和精神狀態的綜合反映,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優良班風對全班學生起著熏陶、感染作用,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任何優良風氣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因此,我們在培育優良班風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撓;另一方面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
班集體不是一個松散的群體組合,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注重通過集體來影響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用集體的輿論和意識形成強大的教育力量,使班集體真正成為學生全面成長的陣地和搖籃。
班級文化經營策略四部曲
時間:20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