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小組管理——合作競爭”與“全員參與——自主管理”為理論構想,通過介紹組建異質的合作小組、同質的競爭小組、自主管理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學科學術委員會、班級學術委員會的具體操作策略,來闡述“小組合作競爭與全員自主管理”班級管理模式的建構。
探索與教育任務相符的班級管理模式,一直以來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大追求。筆者結合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來談談“小組合作競爭與全員自主管理”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小組管理——合作競爭”的理論構想與操作策略
(一)小組管理。小組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根據班級和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不同特點,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學生通過小組形式參加班級學習、活動和主持班級的日常管理的一種班級管理模式。
(二)合作競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每個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只有當低級需要得到滿足以后,才會有滿足高一級需要的愿望。同時,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要求,筆者通過創“競爭小組”,使競爭小組中的競爭對手都是同一層次的同學,這些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相差不大,只要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都有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安全的”參與競爭;設“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習合作小組中的合作對象都處于不同層次,這些學生能力水平相差較大,無法也無須競爭,但只要與他人通力合作,形成互補,都能為小組作出貢獻,由此來滿足學生的“歸屬和尊重的需要”。在“競爭小組”與“學習合作小組”里各組員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還能減輕后進生在班級中被同學排斥的現象,真正意義上實現的互補合作、公平競爭。
1.異質合作。就是異質分組,建立學習合作小組。具體操作策略:把全班學生按能力和學業成績,分成幾個層次,再從每一層次中選取一名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合作小組(又稱行政組,是常態的學習生活共同體),共有若干個小組。每個學習合作小組內,由于學生在能力上、學業上處于不同的層次,既可以開展異質合作學習,又有利于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2.同質競爭。就是同質分組,組成競爭小組。具體操作策略:把各學習合作小組中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組成一個同質競爭小組,有幾個層次的學生就分幾個同質競爭小組。由于同組內學生的智能和學業成績比較接近,各方面都有可比性,可在同質競爭小組內展開如學習、品德和行為表現等等全方位競爭,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同時,競爭小組還可以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調整競爭小組的組成,引導學生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從而形成了“小目標、小步子、不斷進步”的良性態勢,不斷強化學生“我能行”、“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成功者的心態。
此外,學習合作小組間也可以進行同質競爭,只要把學習合作小組內的各個學生在同質競爭小組內比賽的得分相加就可計算出小組總成績,再讓小組進行同質競爭。這樣,也是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二、“全員參與——自主管理”的理論構想與操作策略
現代管理的“人本”思想認為: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一切管理均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為根本。“全員參與——自主管理”就是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為著眼點,讓學生自主承擔責任的一種管理的創意。
(一)全員參與。就是讓全體學生參與管理,讓人人有“官”做。具體操作策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精神,鍛煉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使全員參與班級管理的全體學生,在管理活動中人人“顯優”、“獻優”,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逐漸樹立積極的自我觀念;促使學生在主體性和社會性方面的雙向發展,促使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我管理的主人、健康班級文化建設的主人。
(二)自主管理。就是成立自主管理委員會,讓事事有“人”管。具體操作策略:
1.各學習合作小組成立后,通過民主推選或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自己的組長。再由各個學習合作小組(行政組)的組長組成班級的最高領導集體——自主管理委員會。在通過自薦、同學之間推薦基礎上,班主任再根據其能力和特長,分別委以重任,并著重培養他們。
2.讓各委員(除學習委員外)在班會上演講,講述自己的工作設想,招聘干事(一般不聘同合作組同學,一個合作組只能聘一位同學)組成班級相應的關工作委員會(工作組)。這樣既能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參與班管理當中來,行使相應關權利,履行相應義務,實現全員自主管理;管理中又能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激發潛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在學習合作小組內通過自薦、同學之間推薦等方式,產生各小組的學科代表。學科代表負責相關學科的學習指導、作業檢查和開展學科興趣活動等。他們在組長的協調下,組織各學科合作學習和競爭評比。
4.各組的科代表成為本組的學科專家,他們又組成了班級的各學科的學術委員會成員,各組的科代表再通過競爭,競選成為各學科的學術委員會主任(班級科代表),各學科學術委員會主任又作為班級學術委員會成員,在學習委員的指導和協調下,負責實施班級內各學科學習管理。
至此,以各學習異質合作小組(行政組)為經,以同質競爭小組、工作委員會、學科學術委員會、班級學術委員會、自主管理委員會為緯的“小組合作競爭與全員自主管理”班級管理網絡已經建構完畢。在小組內開展異質合作學習、小組間同質競爭評比,真正實現“人人參與,金穗齊摘”設想。
“小組合作競爭與全員自主管理”班級管理模式的建構
時間:20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