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班級管理的策略
時間:2016/5/17
經師易得,人師難尋。作為班主任,我們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行為的關注者和評判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我們的目光之下,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誰的學生像誰”,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學生做好表率。班主任最好是一個多面手。不能要求每個班主任都是多面手,但班主任的生活習慣、工作作風學生都看在眼里,都可以作為教育資源,正所謂言傳身教。
老師首先要站穩講臺,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學生。所以班主任如果是教學的能手,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在教學中,我的課堂常常以問題為先導,充滿探討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不惜花費時間補充一些新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反響。要求學生做到的,我盡量做到。我們讓學生準時到班,戴校徽,對老師及外賓有禮貌,讓學生不要穿拖鞋到教學區,不吃口香糖,不亂扔廢舊電池,不要踐踏草坪,等等,班主任都要同樣做到。以身垂范,勝于千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一句是所有的師范生都知道的良訓。要落到實處,我們的話才能讓學生信服,班級的法規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我們的工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支持,班級才能按我們的教育思想和希望發展下去。
二、班風建設策略
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或整個班級的風氣,它是班級絕大多數學生言論、行動、精神狀態的共同傾向或表現。班風發端于輿論的形成。一個班集體的輿論持久地發生作用,就會形成這個班的班風。優良的班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同學的思想和行為,對鞏固和發展班集體起著重要作用。班風的特點在于自覺性和持久性。全班絕大多數甚至全體同學自覺地堅持某種良好行為,就會在某方面形成好的班風。優良的班風是在班委會長期培養下逐步形成的,在實踐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強化集體觀念抓輿論。集體輿論的監督,鍛煉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好的個人行為習慣,能夠培養學生對集體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良好的集體輿論,既是班風建設的一個內容,又是班風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在班風建設中,要大造輿論,以強化班風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強化班級成員的集體意識。
2.明確目標抓導向。班級奮斗目標,是班風建設的一大支柱及主導向。目標一旦確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變成全班同學的自覺行為、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班風建設的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
3.堅持“三化”抓常規。即堅持經常化、制度化、科學化抓好班級常規工作。抓好常規既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又是班風建設最有效的一個途徑。班風往往帶來的是班級成員的一種自覺行為,而規章制度則是帶有強制性的,但任何自覺行為都是在強制執行的基礎上經過努力逐步發展而來的。常規是班風的直接表現。因此,在班風建設中,必須依靠常規工作的“三化”,通過校規、校紀、班規、班約,使班風的形成有矩可循、有章可依,從而加快班風建設的步伐。
三、違規違紀處罰策略
處罰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沒有處罰的教育可以說不是完整的教育。在這里要指出的是現在許多班主任處罰不當,或者說是處罰失當,體罰現象時有發生,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須避免的。處罰手段是班務管理的一種方式,運用得好,則有利于班集體建設;運用不好,則不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反而會產生副作用。所以,運用處罰手段應注意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適度原則。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要根據所犯錯誤的性質、程度、影響,對照學校有關違規違紀處罰條文,給予適度的處罰。如果“量刑”太重,當事學生不服,則產生逆反抵觸心理;如果“量刑”太輕,則起不到教育當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的效果。適度原則同時有另一層含意,是說處罰手段不能濫用。如果班主任動不動就處罰學生,就會搞得學生人人自危,個個害怕,班級成了“勞改所”,久而久之,處罰就失去了效力,班主任就失去了威信。班級管理不好,遲早會“天下大亂”。
2.及時原則。這條原則的含義是,學生犯了錯誤,班級發生了問題,班主任必須及時處理。因為,學生犯錯誤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較緊張,在等待著老師的處理。這時班主任如果及時給予處理就容易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同時也能使“事態”得到及時控制,不至于蔓延開去。如果學生犯錯誤之后,班主任不及時處理,拖了很長時間不表態,不“結案”,學生就會認為班主任無能,沒有辦法。如果班主任過了很長時間再處理,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記憶淡漠,處理也就起不到教育作用了。
3.公正原則。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處罰時,一定要堅持公正原則,對班里每一位學生,一視同仁,切忌偏心。如果處罰不公正,“看人下菜碟”,則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損害了班規校紀的權威,班級管理勢必受到很大的影響。
四、贊美表揚策略
表揚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揚的目的是把它當作一種積極的強化手段,對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恰當適時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激勵其進取和自信,而且會對其他學生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我認為班主任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與“表揚”,學生有了進步,不妨表揚;與以前相比,學習成績有所進步,也可以表揚。表揚是學生進步的階梯,學生會踏著表揚的階梯不斷進步。
1.口頭表揚法。這是班主任經常用的表揚方法——站在講臺前,說上幾句某某學生,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績,然后說我們大家應該向他學習之類的話。這種表揚方式簡單方便,但有些單調,激勵效果沒有達到最佳。班主任應該探索更多更新穎的表揚學生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歌聲表揚法。除了口頭表揚外,還可以用歌聲表揚。如果歌喉嘹亮,班主任就可以選一首歌獻給被表揚的學生。如果五音不全,羞于開口,班主任就可以組織全班同學共唱一首歌獻給這位取得好成績的同學。歌聲加上掌聲,其激勵作用會更強。這種方法對于外向型學生更有效。
3.喜報表揚法。學生給家長爭氣是他們最自豪的事。如果班里某位學生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績,班主任或是班干部寫封表揚信,寄到學生家里,家長會臉上有光,學生會心里添彩,家庭氣氛會更加和諧,學生會受到更大鼓勵,激勵效果會更持久。這種方法對于后進生,或是過去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家庭關系緊張的學生最為適宜。當然,表揚也不能濫施,要找準時機,讓表揚的激勵作用發揮到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