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現有的班級管理理論不可能給管理者提供所有實踐問題的答案。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需要管理者去尋找新的方法,每一個具有特殊性的問題都需要班級管理者去創造性地解決。班級管理者在實踐中不但要總結反思、鉆研探索、積累經驗,而且在管理過程中要講究藝術、創造藝術、追求藝術。
一、“小”中取“大”
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班級管理是在解決一件件小事的過程中體現的,比如,學生座位的編排看起來是小事,但其中蘊含著許多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則。有些學生總想要坐前排,有些學生卻要求坐后排。一般情況下,安排座位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頭高矮、視力好壞、自控能力強弱、互助能力高低等因素。但是,筆者在解決排座位的問題時,把選擇座位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先讓學生自愿申請,前后左右同學共同評議。這樣學生通過最佳搭配達到了揚長避短的效果。這不僅是對學生上進愿望的信任,更能對“座位”這一教育資源實行合理配置,從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剛柔相濟
“剛”是指制度管理,“柔”是指人本管理。剛柔相濟就是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將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在班級管理中將必要的懲戒與寬容結合起來。懲戒必不可少,寬容更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懲戒教育表現為一種剛性管理,包含有罰的因素,在措施上有一定的強制性,在態度上有一定的嚴肅性,在要求上有一定的規范性。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沒有接受過批評和懲罰,很難想象在將來他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值得注意的是懲罰不能過度,懲罰不是體罰,要以教育為目的,其內容和形式要以學生可接受的程度為準,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
寬容也是一種教育。一則諺語說得好,讓一個人能脫下皮大衣的只有陽光,因為寒風只會讓他把皮大衣裹得更緊。班級管理中不能缺少寬容,作為一名班級管理者,有時也不妨以“柔”的心態來實施管理。“柔”既是對學生的厚愛又是以柔克剛、以退求進的教育策略。
對于“問題學生”采用急躁、強硬的手段會把學生推向對立面。因此班主任要冷靜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優秀學生也會出現問題,在對待這類學生時,班主任應該正確處理“嚴”與“愛”的關系。班主任要學會因勢利導,鼓勵優秀學生不斷上進,同時巧妙地指出其錯誤或缺點,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剛性教育與柔性教育有效結合起來。
三、以靜制動
教育學生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針對有些學生偶爾采取一些“另類”的教育策略,有時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對一些有著不良習慣、調皮成性的學生,班主任不能把目光盯在他們出現的問題或所犯下的錯誤上,而要把目光放在他們自身的發展和進步上。“視而不見”是一種教育藝術,也是一種教育策略,這樣會給犯錯誤的學生留了“面子”,這是一種寬容的智慧。作為班主任,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接納學生,使學生在犯錯誤后不惶恐,而是真正認識錯誤,反省自己的行為,在反思中對問題進行深思并改正錯誤。
四、收中有放
在管理過程中,很多班主任習慣的做法是想辦法將學生牢牢地控制住,讓學生安分守紀、唯命是從。其實,有目的、有藝術的放縱也是一種管理方式。“縱”是一種疏導、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民主。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涌動著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教育應該是溫馨的潤物無聲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多一些商討,少一些指令;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懲處;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獨斷。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一定的優點,也有一定的表現欲望,如果能合理地開發利用,把多人的智慧和精力凝結在一起,那么,綻放出來的將是耀眼的光芒。
在班級管理中,為了加強班委會的管理作用,筆者改變了以往由一個班長管理班級日常事務的做法,而是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參與管理,為每一個學生安排一項事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集所有學生的智慧于班級管理之中。班級管理在民主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學生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既培養了能力又增強了自信,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只要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索、打破成規、勇于創新,采用科學的方法,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班級管理藝術點滴體會
時間: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