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找師生間的溝通點
師生間融洽的感情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是當前教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師生間的溝通點是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發展融洽的師生感情的橋梁,因為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學生。德育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沒有一個朋友式的平等師生關系,德育工作是很難取得成效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主要靠教師去培植去建立。班主任一定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了解是基礎,理解是關鍵,尊重是動力。那么怎樣溝通呢?
1)設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家境、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興趣愛好等,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摸清情況,才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理解學生的所作所為,正確看待學生成長中的各種現象,容忍學生的過失,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2)廣開言路,讓學生給自己提意見。在全民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要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必須由權威者轉變為指導者、參謀者和引導者。跟學生交流,班主任要盡量用勸誡性的語言和口氣,不能對學生加以斥責、諷刺和挖苦,要大膽建議學生給自己提意見,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信任和尊重。這樣做不但不會有損自己的人格和威信,相反還能使學生更加尊重你信任你,增進師生的感情。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廣開言路,鼓勵學生與自己面談或寫信交流,對切中要害的意見,班主任要敢于在班委會或班會上做自我批評,對于學生誤會的地方,要設法澄清。
鼓勵學生對自己提意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將意見落實到工作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使師生的交流更加和諧自然。
2 留好班級管理留白點
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決不能包攬一切,越俎代庖,應該講究“留白藝術”。所謂“留白藝術”,就是給學生留出許多空白點,讓學生自己去做,以營造出民主和諧的班級環境,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開展自我教育,實施自我管理,鍛煉自主意識,形成自立精神,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妙境,從而提高管理水平。
在班級管理中可以留出管理的“空白”,讓學生參與管理,得到鍛煉。班級管理要“勤”字當頭,注意到位,但這并不意味教師必須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事實上,總把自己裝扮成無所不到的維持會長,不但累垮了自己,而且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揮,最終必然導致班級管理的低效甚至無效。在班級管理中,筆者基本遵循以下原則:既注重到位,也善于離位;既講究勤,也注意巧;既注重實,也注重虛,即善意的謊言。
為此,筆者主要采取“條塊管理制”。1)塊上管理,就是由班級學生民主選舉產生的7位值日干部輪流管理,每人一周,全權負責班級的日常工作。2)條上管理,就是7位值日干部又各有分工,專門管理學習、課間紀律、室內外衛生、精神面貌等。為了配合班干部管理好班級,筆者每月開展一次評選“三A學生”的活動,即以“作業、紀律衛生、日測查成績”為主要評價內容,以“學生自我評價、班干部分類評價和班主任的客觀評價相結合”為主要評選方式,對全體學生進行評價。這項活動,不僅樹立了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威信,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而且能督促學生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使他們在評價中不斷規范完善自己的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班干部各司其職,在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下,井然有序地完成各項任務。
3 抓住兩個閃光點
3.1 抓住學生的閃光點
父母的溺愛,社會的影響,使現代的獨生子女形成很強的個性。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及時教育,積極引導,調動他們內在思想的積極因素,千方百計點燃他們奮發向上的火種。工作中,筆者一直堅持表揚為主,批評為次,處罰為輔的工作原則。所以,一有工夫,筆者就在班里走一走,與學生聊一聊,了解一下他們都做了哪些好事,或哪個學生與過去比有了進步,均及時記下來,然后在當天的班級小結或周末總結時進行表揚。一次期中成績公布后,筆者驚奇地發現徐徐的語文基礎知識得了52分,這對基礎很差的徐徐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件喜事。于是,筆者在當晚小結時大加表揚,并把她最近的學習情況描述一番。這一舉動不禁鼓勵了徐徐本人,而且點燃后進生的希望之火,使他們又重新揚起理想的風帆。
3.2 抓住名人的閃光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要捕捉到有教育意義的“閃光點”,則需要平時細致的觀察與大量的閱讀。平均每周筆者都會找時間給學生讀一讀或講一講名人的故事,以名人成長的歷程,以名人的閃光點,點亮學生的心靈之燈。
總之,“溝通”是師生聯系的紐帶;“空白”是師生間聯系的舞臺;“閃光點”是鼓舞學生的動力。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班級管理的三個點
時間:2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