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學習思考和實踐,我體會到班主任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無為”的放牧人,更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
從教20多年,做班主任也有20個年頭,面對學生,我自認為是位負責的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細心批改作業。作為班主任,時刻感到責任重大,課內課外,時刻關注學生的品德行為,生命安全,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給學生造成沉重的影響。曾幾何時,我一直銘記著“教不嚴,師之惰”的古訓。舉著“為了學生好”的大旗,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我似乎成了眼戴放大鏡,手拿去塵器的魔法師,在學生身上搜索細微的瑕疵:你走路時帶蹦帶跳的會出危險;你書本擺放不夠規范,影響班級常規檢查成績;你的紅領巾怎么戴的……有時恨不得將學生的缺點清除的絲毫不剩,甚至覺得學生所有的行動都該合乎規范標準,他們似乎不該有犯錯誤的理由。對學生期望高的有些離譜,工作的勞累不說,最大的苦惱是自己的好心學生不領情。
隨著教改的深入,我認識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進行反思,我感到站在學生的立場,這種班主任高高在上的從“嚴”管理并不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發展。通過學習思考和實踐,我體會到班主任由一位事無巨細,事必親躬的管理者,轉變為教給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無為”的放牧人,更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
近幾年來,我作為我校省級立項課題《新課程理念下班級“無為”管理策略的研究》的主要成員,我覺得站在學生立場進行班級管理,班主任該以服務者、促進者的姿態行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以教師的“無為”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的“有為”。近幾年來,實踐探索了一些學生自主管理的具體做法,
1.在班級里構建了自我管理體制,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有服務同學、鍛煉自己的機會。我們在班級中建立了值日班長制,同學們按座位號輪流來當值日班長;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有當干部的機會,同時也能時時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們班采取了干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我們還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進行了不同工作任務的分工,而且是盡量讓每個人都有任務,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例如我們班管門窗的有“門窗管理員”,管電燈的有“燈長”;如果說哪兩位同學產生了一些矛盾,“文明調解員”就會一馬當先。
2.為了使“無為”管理具有長期性的規范,我根據民主管理的要義,在班級中不但在班委中建立了互評機制,在學生中也建立了相應的評價機制,使每個學生參與管理其中。《班級日志》由學生輪流記,可以寫對班委的評議留言。
3.每周晨會安排固定內容:周一升旗,周二“同學話天下”周三紅領巾廣播;周四“好書交流會”;周五“說說我班的事”總結一周班務,進行個人衛生檢查,周二至周五的晨會由學生自己主持。
4.我在班級建立競爭機制,創造競爭氣氛。每個學生自己找一名水平相當的對手,和競爭對手比學習、比思想、比體育。
5.在班級中設立兩個黑板報小組和中隊主題會主持人小組,多設機會培養學生能力,同時也促使學生在競爭中發展。
6.根據學生需求開展工作。學生有調整座位的要求,值日班長請教我,我思考后決定每周批準自我申請調動座位兩個。這個活動具體是這樣的:每周學生都可以申請和自己感興趣的人一起坐,收到申請要求后,集體商議,條件是完成設立的目標或是本周為班級等爭光等要求。在提出申請時,學生需要事先已經得到可能會被調動人的允許。學生的自我需求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被肯定,這極大地刺激了學生與他人交往交流的能力。
實踐表明,采用班級“無為”管理,能夠使班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學生班級生活井然有序,學生在分工中體會合作的意義,交流交往更加順暢,學生處理事物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不過在逐步深化的探索中,發現單純地用這種管理來表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個性,是完成不了一項長期有效的管理要求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班主任的工作,過于強調管理,容易沖淡了教師的關愛。班主任“以有為創無為”的管理,應該是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無處不在,從而產生出自覺守紀、自發地維護集體榮譽的慣力。
其次,通過班干部達到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在取得班級民主管理有效實施以后,班主任的“有為”管理應始終成為“無為”管理的幕后指導。
第三,作為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做到“有為”和“無為”管理相結合,如果沒有常規化的目標,就沒有管理的繼續和發展。
第四,班主任在放手讓學生自己處理問題,不包辦代替的同時,要時時注意把握大局,在關鍵處給學生以指點,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成長沿著健康的軌道進行。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瑣而辛勞的,也是需要講究藝術的。多年的實踐中我體會到只有滿腔熱忱,不研究方法,只會事倍功半。相信只要用心地不斷地進行一些“無為”管理的嘗試,將會有更大的驚喜和收獲。
以無為管理促進學生發展
時間: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