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過去一學年的工作,遵照江總書記“三個代表”思想及“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全國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減負”為契機,以教育行風評議為動力,圍繞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育“四有”新人為目的,開展了一系列規范有序的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教書育人的效果。學校行政班子團結奮進,教職工與學校共榮辱,形成高度凝聚力;德育工作絲絲入扣,成效明顯;教學管理步步到位,教學質量穩中有升;后勤工作件件有序,規范操作;師資隊伍整體優化,教育科研碩果累累;校容校貌大為改觀,校園環境文明潔凈。現就我校的工作,向上級領導、各位同仁作如下三點匯報。
一、以德養心,當好班長,發揮班子的集體作用。
馬克思主義的“人本主義”是以人為主體,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作為根本出發點。校長的以人為本的管理,主要體現在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用自己高尚的道德修養去影響教師,作出示范,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目前,黨中央提出的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得到舉國上下一片擁護,并且收到了極好的興國安邦成效。治校如何采用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是擺在我們校長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我認為以德治校,必須要以德養心,就是要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品質嚴格要求自己,對照自己,影響別人。不斷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使我們自身的道德品質不斷完善,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更自覺,治理學校能力水準不斷提高。宋代的王安石指出:“任重者其憂不可以不深,位高者其責不可以不厚。”意思是說“擔子重的人,他的憂慮不能不深,地位高的人,他的責任不能不大。”作為法人代表的一校之長,管理著一千多人的一所學校,又居于一校的中心地位,擔子不可謂不重,責任不可謂不大。校長考慮問題、作出決策,必須站在時代的前列,站在科教興國的高度,應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否則就難以完成黨和人民委以的重任。《禮說》中說“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君子不自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大,不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大。學校取得的成績,應該說是與校長密切相關的,但作為校長,不能把成績都算在個人身上,不能認為自己的功勞大。如果離開了上級的關懷,廣大教職工的支持,即使有三頭六臂也辦不好一所學校。這樣,我們才能擺正位置,謙虛謹慎,永往直前。相反當工作出現某些失誤時,或成績平平時,作為校長卻要多考慮一些個人的責任。特別是有重大失誤時,要勇于自責,勇于為下屬承擔責任。這是衡量校長道德修養的重要標志。我校行政班子配備齊全,年齡結構合理,分工明確,13位班子成員均能確立改革意識、質量意識、團結意識和競爭意識。校級領導精干民主,事業性強,懂教育,善管理,有威信;中層領導工作熱情高,教育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都能獨擋一面開展工作。每個領導班子成員分管一個年級,教好一門學科,蹲點一個科組,把學校工作落到實處。行政班子人員,上半年有6人任高三的課。行政人員堅持早晚值班,從不間斷。值班行政人員每天從早晨寄宿生早鍛煉到校,直到寄宿生就寢后才回家,常常是深夜11點多鐘。第二天早晨還要照常上班,風雨無阻,但無一人叫苦。近兩年來,為了進一步接受師生監督,我們能做到校務決策民主,政務執行公開。校務管理透明度高,行政管理決策日趨科學化,并逐步走向科學有序。
行政人員內部以誠相待,赤誠相見,同舟共濟。重大決策、用人、用錢共同商量,利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克難求進,化難求易。特別是作為一校之長的我,傾聽同仁的意見,使大家有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校長與教師是平等的,第一線的教師更應受到尊重。“記人之善,忘人之過,用人之長”,是我實施“以德養心,以誠相待”的核心。現代管理強調的不是減少人的缺點,而是發揮個人的長處,避其所短,用其所長。特別對于有這樣那樣缺點的青年教師。在培養和使用方面認識到位,工作扎實謹慎,收效明顯。目前青年教師奮發進取,力求上進,向黨組織靠攏,打入黨申請的人占青年教師的85%以上,他們認真鉆研教材,科學管理班級,深受學生愛戴。青年教師中先后評為鎮級以上各類先進和評為教學新秀、能手、賽教獲獎的占青年教師的80%以上。
二、以人為本,用人之長,激發教師群體的內在潛力。
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告訴我們:“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禁止。”一個千人學校,光靠校長的道德規范和自身的表率作用是不夠的。還必須把政府規定的人民教師必須做到的基本道德行為,及時地分解為剛性的規章制度或考核條例,用規章制度和行政法規去規范廣大教職工的行為。以法治教,而在法治的過程中,極力避免“只執行不教育”,或是用“管理代教育”的傾向,以杜絕有些人的“看穿思想”和“抵觸情緒”。我校的教職工“結構工資”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試行兩年來,取得明顯效果,其成功主要表現在:一是重宣傳教育,尊重教職工民意,教職工滿意率高,工作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取決于我們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重思想教育的過程,又在聘用時尊重教職工的意愿:由他們自己選擇工作崗位,對自己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這減少了聘用的“盲目性”。二是堅持行政集體商量,堅持用發展的眼光,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正使高聘者充滿信心,低聘、緩聘、不聘者也心服口服。對德高望重的老領導,退休后仍聘為學校顧問,重大會議、活動及決策,都請他們參與,征求他們的意見。對那些曾經在學校有過輝煌,而目前成績平平,卻自我感覺良好的教師,對他們也能“設崗用人”,這雖然是做好了一兩人的崗位調動工作,卻下活了“全盤棋”,既維護了全員聘任制的嚴肅性,又解決了多年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三是行政班子成員挑重擔,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我校行政班子成員能在聘任制中以身作則,爭挑重擔,臨近退休的唐寧萱副教導,上半年擔任近70人的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并上文科班的英語課。該班班風正,學風濃,高考實績明顯。四是大膽啟用中青年骨干教師,竇瑾同志是我校的“無錫市高中物理學科帶頭人”,去年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進修回來后,教務處挑重擔,新學年為了加強高三工作,又服從分配擔任高三年級組長、高三班主任和高三的物理教學。由于我們中層以上行政人員勇挑重擔,全校教職工也表現出較高的教書育人積極性。“苦了今天為明天,為了明天苦今天”已成為全校教職工的共識,從而使我校的用人制度得以激活,并步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三、以德為首,講求實效,營造學生群體的奮發氛圍。
以誠相待,待人真誠。作為校長必須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待人接物都應出自真情,不“演戲”,不耍權術。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二是尊重師生,確立學生主體意識和教師主導地位;三是注重以情感人,不以情代法。
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道德品質教育賦予新的內涵,體現出時代的精神。我們的具體做法是:一是注重抓好對高中學生的愛國、愛黨、愛學習的教育。并把這“三愛”教育實實在在地貫串在高中三年的教育之中。各項活動均在每學期開學初就作好詳實安排。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從講話內容到講話人,開學的校工作計劃中就作了安排,并形成序列;每周一的班教時間,也都圍繞中心教育課題的內容,使愛國主義教育陣地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使愛國主義深入人心。二是我校的高中生業余黨校,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十期,而我校對高中生業余黨校模式的研究被列為國家級重點德育課題的子課題。我校自編的高中生業余黨校的教材受到市、鎮有關領導的肯定和好評。學校先后發展三名學生黨員,業余黨校方面的經驗論文被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收編,慶建黨八十周年專欄,被評為宜城鎮一等獎。我校在高中生中舉辦業余黨校,對高中生進行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工作是實在的,深遠的。據對已升入高校讀書的各期業余黨校學員的跟蹤調查,學員對校內舉辦業余黨校的做法滿意率在99%以上,這批學員已成為高等院校的學生骨干或祖國四化建設的佼佼者。三是實施“1+1+1”工程成效明顯(即一位共產黨員或民進成員和一個優秀學生共同幫助一位后進學生),這使得我校已連續三年避免了在校學生重大違法犯罪事故,也杜絕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普通班的平均成績和高校錄取率均有較大的提高。由于普通班的學風有明顯好轉,較好地推動了全校各班學風建設。由于我們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平時注重學校內部教育調研,并不斷聽取學生及其家長的意見,及時調整我們的工作。我校省級課題“高中生學法指導”研究開展以來,廣大教師在注重教法的同時,十分注重高中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形成的培養,使我校的教學質量穩中有升,社會聲譽越來越高。學校管理的關鍵是人的管理,特別是教師的管理。在這方面應該說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效。上級領導和各位同仁也及時地給予我們指導和關懷,應該說我們在學校管理上的感受是相同的。目前的學校管理要講究科學,要提高辦學的檔次和水平,必須提高我們校長的管理藝術。我有三點體會是很深刻的。一是學校管理必須走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道路,關鍵要提高我們自身的道德素質。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二是隨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對教師的管理不是太困難,但要真正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使他們發揮出最大的聰明和才智,也不是太容易的。要深入進行學校內部的改革,不改革學校的發展就無前途,不改革這個校長就更難當。三是目前社會、上級領導、學生家長、學生對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內部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要在激流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就要多動腦子,使我們學校的各項工作上規范、上水平。我們決心繼續深入學習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慶祝中國共產黨八十周年重要講話,認真學習和落實好市校長會議精神,去奪取新學年教育教學工作的新成績。并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