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場所,也是班主任老師苦心經營的一片天地。在一個和諧、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愜意,更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形成健全人格。在班級管理中,很多老師追求學生整體的一致性,而忽視學生的差異性,導致班級缺乏生機,甚至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求同存異要求老師不僅要尋求共同之處,而且要承認有差別的地方。這樣的管理方法,對于不同學生的個人成長更有利。“求同存異”中的“求”字是尋求的意思,“存”字是保存、保留的意思。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尋求共同之處,保存有差別的地方。
一、承認差異,尊重多元是求同存異的前提。
首先是承認差異。哲學家萊布尼茲說過,世界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主要是想強調世界上事物的特殊性,即個性。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他們有不一樣的生活經歷,不一樣的家庭背景,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所以有不同個性特點。每個學生進校時在客觀上就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承認差異。長期以來,我們以統一的標準、統一的要求評價學生情況,忽視了他們的差異性。構建和諧班級的前提就是承認個性的存在,把每一位學生當成活生生的個體進行教育和管理。
其次是尊重多元化。多元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思想領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西方思想全面涌入中國,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國內學術派也紛紛產生,再加上中國傳統思想與各種思想的碰撞,社會價值體系在不斷地重建之中。我們在教育領域要贊同多元化,應該將社會多元化視為建立一個更民主、更自由、更富裕、更充滿活力、更和諧、更文明的社會的一股重要力量。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也應該看到社會多元化對學生的影響,承認多元存在的必然性。
二、寬容認可、民主參與是求同存異的基礎。
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特長,是班主任應該堅守的原則,不能用一個標準要求每一個同學,更不能用好學生的標準要求后進生,否則越比較,越發現差距,后進生的自信心就沒有了。因此,教育的成功,關鍵不在于求同,而在于求異。老師應該有顆寬容之心,認識并理解學生差異性的存在,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
要想讓學生的個性更好地發展,教師就要在管理班級時樹立好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留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在班級營造一種敢于發表見解、展示自我的民主氛圍,形成主人翁意識。不妨將國家民主管理的模式運用到班級管理中,班級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班會,班干部由全班同學選舉產生,對班級全體同學負責,受全體同學監督。每一位同學都擁有自己的班級權利,班級事務都由大家商量、討論通過,最后定出結論。在民主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示自己的個性,尋求更好的發展。
三、積極引導、弘揚主流是求同存異的關鍵。
承認差異,展示個性不是無條件的,學生畢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某些方面,考慮問題還欠妥,思想有時還過于片面。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做積極的正面引導,發揮正面導向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主流文化。當前,我國社會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文化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以及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在向上、向善、向美的班級主流文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同學,在這樣的整體中允許不同的見解,求同存于,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沒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德育。班主任在引導時要加強情感教育,加強情感上的認同,以信任、關懷建立管理的情感基礎。在此基礎上,遵循差異,使學生多元發展,張揚個性。同時教師積極引導,弘揚主流文化。
四、完善人格,自我管理是求同存異的目的和歸宿。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職能是發展人的個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和發展。培養學生學會對知識的主動索取,不單要學生謹遵師授,更要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學會生存。班級管理中求同存異就是在鼓勵主體精神,提倡個性,完善人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托馬斯·利考納的《完善人格教育》,特別強調了學校教育中對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系統的完善人格的德育理論。大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曾強調:“教育在于發展健全的個人。”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以人為中心,關注人本身,尊重差異,把人的發展作為教育的基本內核和最高宗旨。
在班級管理中,要激發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熱情,首先要使每個學生都有主人翁意識,學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一旦他們真正參與管理,一種責任感就油然而生,班級管理效率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原動力。這樣,不僅班級和諧了,學生的潛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教育的成功,關鍵不在于求同,而在于求異。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們常常以固定的模式要求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差異。用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一句話和廣大班主任共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在求同存異中構建和諧班級
時間:201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