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是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新課改時期高中班級管理工作應解決的重要問題。作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探索,談一些體會。
一、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常規養成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有組織的團體的發展都離不開制度的規范和約束。因而,推行制度化建設,實施制度化管理,不僅是集體建設水平的標志,也是班集體得以形成并向優秀班集體發展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為學生提供了行為標準和行為調控的依據,能使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學校領導到一線教師都深知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也制訂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然而,大部分規章制度是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控制。這種方式只關心如何矯正學生表現出來的形形色色的錯誤行為,學生只是表面地、形式地遵守規章制度,而忽略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負責,以及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習慣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真正的教育是養成教育。高中班級制度的建設應從學生學情出發,遵循教育規律,符合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學校管理特點。在班級日常管理中逐漸完善一日常規、一周常規、一月常規、學期常規和學年常規,制訂出“學生考勤辦法”、“住宿生管理辦法”、“優秀團員、優秀班干部評選辦法”、“衛生值日辦法”等,把學生學習成績、考勤、衛生、好人好事納入綜合考評中,真正做到有“規”必依,違“規”必究,通過這些具體的規章制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遵守紀律的主動性,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的班級風氣。
二、尊重不同個性,實現共同成長
馬卡連科說,教師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地要求一個人,也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處于青春期的高中學生亦是如此?!敖逃堑窨潭侵圃臁?,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做好全面了解,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是教育的前提。
學生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是自由的、具體的、獨特的、不斷生長著的生命體。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多關注,對學生的精神狀態多留心,積極地發現、挖掘他們的長處,做到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宏觀整體的了解。尤其是不能用有偏見和冷漠的態度對待調皮和成績落后的學生。班主任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開誠布公地和學生交流各種問題,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學習和行為。這樣會使學生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也促進班主任和同學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既是他們中的一員,又是可信任的長輩和學習的表率。如此一來,學生有話就敢向班主任說,愿意向班主任說,這也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心靈,更好地鼓勵學困生發展創造了條件。
三、促進自我管理,實行“班務”自治
魏書生曾說:“普通學生能做的事情,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情,老師不做……”不了解學生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不尊重學生的管理是專制的管理,不信任學生的管理是錯誤的管理。只有充分信任學生,把班主任的角色由以前的臺前管理者變為幕后協調者和管理助手,把學生的角色由先前的被管理者轉化為管理者,提高他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才能最終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信任學生并不等于放手讓學生盲目管理,而應在班級成立之后迅速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明確任務,各司其職,“班務”自治才能最終實現。
1.責任到人管紀律
剛參加工作時,我發現很多學生早上一到學校并不讀書,非得要等到老師來了才會認真讀書。還有一個時段學生也特別躁動,那就是每堂課上課鈴剛響的那會兒,老師還沒進教室時,學生會嘰嘰喳喳說個沒完。直到老師出現在窗口才能安靜下來。這樣的情景不但讓人感覺這個班級無紀律,而且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耽誤了學習。針對這種現象,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方法。首先,將班里的所有班干部的名字都打印在一張表格上,叫做“班干部值日輪流表”,然后將每一個班干部對應的每天值日時間也都在表格上顯示出來。輪到值日的學生干部負責當天的早讀和課前三分鐘維持紀律。長期監督,按時早讀和課前保持安靜的習慣也就在學生中慢慢地形成了。
2.責任到人管衛生
正如好的環境塑造好的人格一樣,良好的衛生環境是班級向上的基礎。值日生天天有,但我們常發現不知不覺教室后面的垃圾堆積成山,勞動工具橫七豎八地滿地都是,桌椅歪歪扭扭極不整齊,這些都無形中影響了班級的風貌。為此,我制定了責任到人管衛生的方法。我把班里所有同學按小組進行固定組合好,然后選出一個值日組長,每天打掃衛生由組長負責安排,指定專人負責倒垃圾,專人擺放勞動工具,專人擺放課桌椅,并讓組長每半天進行一次值日監督。長期督促,學生就輕松地擁有了一個健康陽光的成長平臺。
淺談高中班級管理策略
時間: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