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談談新課改下的班級管理

時間:2016/4/30
  新課改的全面推進不僅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觀念的革命。在新課改的形勢下,作為“班級靈魂”的班主任更需要用新的理念智慧管班,要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中,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達到“自主”提升的目的,要致力于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構建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在環境中育人。
  一、以“生”為本,情感育人
  新課改要求教師重新思考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差異,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人格。所謂“以生為本”,就是在班級管理中確立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尊重他們的感情需要、人格獨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做到“以生為本”,班主任首先要熱愛學生。陶行知先生曾說:“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班主任如果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每一個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就會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要尊重學生。科學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當尊重的需要被滿足時,個體才會體驗到生活的價值,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重要,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重要,個人的品質、能力會有超強的提升,還要學會賞識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當一個人受到了周圍人的賞識時,他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在心理上獲得滿足,從而促使他們主動把這些閃光點發揚光大。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做到以“人”為本,就會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創造動機和創新精神,并且,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完善和超越自己。
  二、“自我”管理,發展能力
  新課改的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新課改下的班級管理要樹立科學的學生發展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所以,班主任應該把班級工作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上,教育學生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實現自我提升。班主任可以采用“學生自我推薦”、“選手競選演說”、“全班學生投票”等程序,給學生提供公平的“參政議政”舞臺。“班干部選拔”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同時實施“班委輪換制”、“值日班長周換制”、“專項任務承包制”等不同措施,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從前臺退到后臺,做班干部的好參謀、強后盾,比如“班會課”,以前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個人表演場,現在必須學會將班會課還給學生,由班委會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商定班會的主題,圍繞某個話題展開,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避免班主任“一言堂”。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由被管理者轉變成管理者,從而實現自律,這樣才能實現班主任的工作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營造氛圍,環境育人
  新課程理念強調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班級管理也要講究規章制度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并重。班級文化是指作為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態度、價值觀的復合體,例如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氣氛、審美情趣、人際關系的環境等,它是依托并通過班級這個載體反映和傳播的文化現象。班級文化是一個無形的磁場,在學生心中,指引著學生的前進方向。班主任可借助墻報、手抄報、班會活動、課外活動、環境布置等顯性媒介,營造優良的教育氛圍,創建積極、上進、文明、高尚的班級文化,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比如,學校每學期的拔河比賽,我都精心準備,動員大家全員參與,因為一場勢均力敵、頑強拼搏得來的勝利,對班級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形成所貢獻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再如組織學生集體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這項活動對學生心靈的洗禮,勝過班主任單方多次的說教,更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保持每天干凈、整潔的教室衛生,也是創建良好班級文化的具體表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通過創造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達到環境育人的效果。
  四、整合資源,共育新人
  新課程倡導合理靈活地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通過多種途徑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班級管理也要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尤其是學生的家庭資源,力爭使家庭能保持對學生積極的、正面的影響,讓學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發揮教育的整體效應。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班主任要主動與家長交換意見,交流經驗,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與家長統一教育要求,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家長會,珍惜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幫助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班主任應將班級所做的工作及學生取得的成績如實匯報給家長,真誠交流,彼此信任和支持。平時班主任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發展的不同階段,設計“給家長的一封信”,談談本階段學生教育的特點,明確學生的階段性任務,期待家庭在哪些方面給予幫助等,信的回執設計“家長反饋”欄,家長可將建議、要求、疑問寫在上面,達到雙方的有效溝通。班主任還要廣泛應用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現代交流工具,及時讓家長了解學生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真正做到家校攜手共進,共育希望。
  總之,班級管理是愛與智慧的藝術,是一個不斷實踐和發展的過程,我們需要在工作過程中敢于探索、勇于反思,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與時俱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大杳蕉一本v视频 | 午夜看看AV在线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 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