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叉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中的可行性
(一)理論上的可行性
在學校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縱向直線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等級分明,嚴格按照組織程序各司其職,管理較為剛性,民主意識不強,這是一種在傳統學校中最常見的一種組織形式。在教師隊伍不夠成熟的環境下,在學校的重大決策和縱深發展上或在學校走向改革的深水區初期,需要權力相對集中,嚴格按照組織程序推進,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組織形態。學校管理也可采用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模式是一種分權式管理體制,實施“校長———年級處”兩級管理,使學校管理橫向化,減少學校管理層次,縮短學校領導和教師間的管理距離,充分發揮年級組的管理職能,使學校管理重心下移,便于管理渠道上通下達,管理真正落到實處,有利于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益。可見,扁平化管理優勢在于層次少,信息傳遞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有利于下屬人員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管理成本低,是很直接和高效的。但它的缺點在于管理幅度增加,管理難度也加大,下屬提升機會減少,學校欠缺縱深管理,不利于部門工作的完成。綜合傳統金字塔式的層級管理與現代的扁平化管理的利弊,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將不同的管理模式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揚長避短,通過縱橫交叉管理將學校各方面工作分解成小方格,構成管理的網格化,更利于實現管理的最佳效益。
(二)現實中的可行性
首先,精簡傳統的學校管理組織結構,保留其統籌指導功能。將傳統的金字塔式的層級式組織管理精簡為“校長———職能部門———教師(學生)”的三級管理模式,保留政教處、教導處、總務處,每位副校長分管一個處,保證相對權力的集中,落實好各項部門工作,下級要對上級負責,責任逐層分解落實,責任到人,確保學校的縱深管理。其次,設立年級長,實施年級管理,加大執行力度。整個學校通過部門和年級處的縱橫式的雙線交叉管理,使每一項工作都形成管理的交叉點,加大了管理的力度,提高學校管理的效能。可見,交叉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種可行的新模式。
二、交叉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中的實踐運用
(一)交叉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種新模式
在傳統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上,校長處于金字塔的塔尖,各種命令要通過各管理層,逐級傳達落實下去,處于塔底座的教師和學生得到的信息是經過逐層過濾來的。層級越多,信息耗損越多,執行效率越低,而且缺少對變化的快速反應與決策能力,不利于教師與學生個體的創新和責任意識的培養。鑒于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扁平化管理模式被很多學校運用,但層級管理模式中的職能部門,不應全否定,機械式地撤掉,還要發揮其指導和督促作用。我校是獨立初中,學校規模不大。通過本課題研究實踐,我和同仁們發現:一方面在傳統的學校管理組織中,精簡結構,強化其統籌和指導功能;另一方面設立年級長,實施年級管理,加大執行力度,可形成縱橫的交叉雙管的局面,也能真正實現學校管理精細化,交叉管理可成為現代學校管理的一種新型模式。
(二)交叉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
“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各有優勢,交叉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優勢是兼顧兩者的優點,是單一的管理模式所無法比擬的。我校既設立了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又設立了年級處,一共有六個中層部門,既實施縱向的部門管理,又實施橫向扁平的年級管理。將原有副校長及各行政管理人員分別蹲點在各年級組,指導和幫助年級組第一責任人管理年級組工作,使副校長及各行政管理人“雙肩挑”,既要認真履行部門的職責,又要發揮對年級管理的指導和協助作用。各蹲點行政領導在第一線的教育教學實踐及調研中,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年級的第一手資料,又可以通過學校行政會議等方式,及時向校長和其他職能部門通報,加強對主管工作的統籌。同時,各個年級在年級長的帶領下,細化學校各項工作,加大執行力度,狠抓落實,形成合力就更有利于各行政管理部門的配合和協調,確保有效實施和順利完成學校各項工作目標,提高學校管理效能。
(三)交叉管理是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有力踐行
我校的交叉管理模式具體體現為“五個一”工程。
第一,每位行政領導擔當一項工作,成為一方的“領頭羊”。學校在傳統的層級管理組織中,精簡校級機構,繼續保留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分別由一位副校長主管,統籌管理,落實政策,責任到人,發揮部門的統籌和指導作用。同時,設立年級處,年級長是年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擴大年級組的權力,使年級處真正成為職、責、權、利四為一體的管理主體,與校職能部門同屬于中層管理部門,并駕齊驅。對分管工作的行政人員,要不斷提高的素質,通過“壓擔子、想點子、指點子”促進其專業成長,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管理者。
第二,行政領導蹲點一個年級組,成為年級長的參謀。蹲點行政領導指導年級組長管理本年級組工作,全力支持年級組長全面開展工作。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蹲點行政領導要以身作則,出謀劃策,模范帶頭。通過課堂實踐、年級組教育教學現狀調研、集體家訪、家長會、學生座談會等形式,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年級組中樹立“勤于調研,樂于協作,善于解難”的良好形象,引領年級組的各成員共同進步。
第三,行政領導聯系一個教研組,成為學科的帶頭人。學校行政領導每人執教一門課程。通過學校行政領導走進課堂,擔任一門課的教學,不僅不斷提高學校領導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課程執行力,而且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學校行政領導與對應的學科教研組聯系結對,和教研組內教師面對面交流,及時了解各教研組情況。這樣,縮短了學校管理、決策和執行的距離,有助于提高學校管理效益。近年來,我校中層領導承擔的學科,教學質量普遍領先,行政條線工作成績顯著,真正成為服務師生的服務員,深入一線的運動員和把握方向的領航員,為全體教職工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第四,行政領導結對一個青年教師,成為教師的榜樣。我校年輕教師多,專任教師118人,平均年齡33歲;35歲以下的84人,占全校老師70%。年輕教師是學校的主要生力軍,他們的成長也決定學校發展的未來。所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學校每一位行政領導至少要與一位青年教師結對幫教,便于學校領導和青年教師溝通,了解青年教師的想法和需求,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教育教學水平,有助于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五,每位行政領導幫教一個困難學生,成為學生良師益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是我們的辦學理念,學校領導在幫助困難學生成長的同時,還向全校教師提供一個信息。每位教師不能放棄一個困難生,要想方設法幫助困難學生和其他學生一起學習、生活,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促進他們共同進步,實現學校的核心文化理念:“讓每朵蓮花綻放美麗”,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
三、交叉管理模式給學校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提高了工作效能和管理效率
由于學校實施了交叉管理,各行政領導和年級組長直接面對老師和學生的機會多了,各年級組長通過和教師的面對面的接觸交流,也可以把教師的意見或想法直接在行政會上向校長報告。讓校長和全體行政干部都第一時間了解學校教育教學動態和教師的真實情況,對最基層、最具體的點滴信息進行匯總分析,集大家智慧,迅速調整學校工作目標和管理思路,及時采取適合的措施,達到提高學校管理效能之目的。
(二)培養了教師團隊意識
在學校管理中,教師團隊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由于學校實施了交叉管理,給了年級組充分自由管理權力,每個年級組的教師有共同的目標,成員之間工作相互合作,共同追求集體的成功,從而增強了教師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由于組建了以年級組長為首的年級組教師團隊,學校行政領導要蹲點各年級組,直接參與到教師團隊中,領導和教師的距離拉近了,增強了教師間的向心力,從而更好的形成教師團隊,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立足崗位,奉獻教育,學校的管理效益明顯提高。
(三)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學校交叉管理要求學校行政領導一方面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好分管工作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面深入基層,一線教學,一線調研,一線辦公,因此,學校領導能了解一線教師的工作、生活情況,學校對于每位教師的評價考核更具有客觀性、準確性,有利于在實踐中鍛煉人才,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另外,教師和領導可以更多地實現面對面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和領導溝通,可以為年級組獻計獻策。對于一些有價值的想法和建議,年級組可以直接因地制宜地及時調整。這樣,不僅有利于學校的發展,也是對教師人生價值的肯定。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充分體現了教師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四)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通過精簡原有的學校管理組織結構,重視了年級組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和職能,年級組成為學校管理的重心。這種交叉管理,縱橫共管,重心下移,權力下放,增強了學校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成就感。各年級組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每個年級組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好工作目標,在發現年級組出現的問題時,可以由校級職能部門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又可以及時因地制宜地自行調整工作思路,保證順利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提高了管理效益。學校實現了既有學校職能部門的宏觀調控和具體指導,又有以年級組為單位的微觀調整和扁平化管理,使全體教師可以在年級組這個團隊中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交叉管理模式給學校管理帶來的理性思考
(一)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雙肩挑”的行政領導,雖然可以更多地在第一時間了解年級組及教師的實際情況,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年級組長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但由于受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他們還是會不自覺地更多地考慮校長的想法。特別是不屬于分管條線的問題和要求,需要作出決斷就有困難。這就要求每一位行政領導要領會學校總體的思路和校長對近階段學校總體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目標和重點。所以,交叉管理對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有利于行政隊伍的建設,有利于培養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二)可能會導致行政之間相互推諉、互相扯皮
在學校的交叉管理中,管理層次減少。學校行政領導既要分管部門的工作,抓貫徹落實,又要深入年級組第一線,蹲點指導年級組開展工作,可能使學校各部門領導間工作溝通減少,影響部門間工作的配合和協調,導致有時分管部門的工作不到位,可能產生與年級組長存在相互推諉、互相扯皮的現象,這不利于學校整體發展的需要。可采取召開每周一次行政例會的方式,明確職責,責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