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校治理的不斷推進,內部管理問題已經凸顯出來。例如,機械借鑒或照搬企業管理,忽視教育過程與生產過程、教師勞動與工人勞動、教育成果與工業產品的區別;過于強調制度管理,剛性有余,彈性不足,把教師當成了執行命令的工具,缺乏對教師勞動的尊重與理解,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過于強調教師的付出與奉獻,忽視了對他們切身利益的維護與工作條件的改善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亟待研究和改革創新。
上述學校內部管理弊端的焦點在于重視科層取向而忽視了人文管理。科層取向雖然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但從現代學校治理的角度看,是完全不能適應學校工作新形勢的。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理念已經大勢所趨。人文管理是一種具有新時代特色的鮮活的管理模式,其總體特征是:強調學校領導和教師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都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注重教育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尊重學生的需要,最終才能實施教學任務。學校領導除了尊重學生外還必須尊重教師,這與人文管理相輔相成。要努力滿足教師心理需要,注重教師的情感因素,運用激勵理論調動教師積極性。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之義: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一致。“人和”可以說是自古以來的“人文管理”理念,也是歷來戰爭取勝的關鍵。學校實施人文管理,務必努力構建一個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情感和諧、團結一致的領導團隊,這也是教師精神動力的重要保證。學校領導必須以人為本,廉潔自律,強化服務。一個個性修養差,業務水平低,自私固執,心胸狹窄,缺少同情心、憐憫心,官味十足,又缺乏任勞任怨精神的人,無論如何都不適合當學校領導。學校領導不能因錢財失去人格形象。針對教師的各種情況,學校領導必須既講究原則性,又要有關心愛護之情;不僅要在工作上大力支持,而且要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特別是當教師遇到意外情況時一定要盡力幫助。在多數時候和場合,一句溫暖的話往往勝過振振有詞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