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學規律,打造優良班集體
時間:2016/4/1
一、巧用求新求異心理,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在現代教育中,班主任了解與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青年學生表現出與以往任何時期截然不同的新特點。只有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具體的了解,才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獲得教育的實效性。
中學生有較強的求異求新的心理,如崇拜偉人、崇拜偶像等。為什么班主任不想辦法讓學生崇拜自己呢?班主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對學生起著改善的作用;廣博的學識和精深的業務,對學生起著熏陶作用;熱愛和信任學生,對學生起著感化作用。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就應體現自己專業知識的精深和自己的教學特色,課下則盡可能發揮所長,找出除了學習以外學生關心的事情,與他們談話和聊天,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例如我接手的一個班,開學初的課余時間,我多找機會親近學生,如組織召開“我們的偶像是……”主題班會,通過一番討論,學生明確了:我們的偶像應是各條戰線上無私奉獻、德才兼備的“無名英雄”,從他們身上受到啟發和教育。于是,我又組織召開了“我們理想在啟航”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和努力方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時趁熱打鐵,對學生進行班風、學風的教育,提出班訓及本班近期的奮斗目標,使全班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二、巧用自我表現心理,健全班干部組織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繁瑣、費時的工作,僅把幾十個生龍活虎、個性不同的學生管理好,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班干部隊伍,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班干部在班集體中處于核心地位,班干部工作直接影響班級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中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班主任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挑選一些組織能力強、思維敏捷的學生當班干部。因此在接到一個新班后,班主任首先要研究學生檔案,了解學生是否擔任過班或學生干部、各自學習成績、家庭環境等。通過這些原始資料,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的情況心中有數。在開學初,組織開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我們細心觀察必有所獲。既然某些學生喜歡自我表現,那就有一定的道理。對于這些學生,我采取競爭上崗的辦法,具體做法是:自愿報名競爭某個職務;然后做一分鐘的自我介紹、五分鐘的“施政報告”;主持二十分鐘的班會;實習一周;民主評選;最后考核一段時間再確定焉,真正體現“人盡其才”。這樣當選干部的學生就格外珍惜,更好地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系,此時不能忘了安慰和鼓勵那些沒有選上的學生。通過班干部競爭上崗,我們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長和能力,不失時機地為學生創造恰當的表現機會,提高學生的心理能力。自我表現具有積極的意義,是推動青少年奮發向上、爭取進步的一種內驅力。然而,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它就會產生消極作用,如自以為是、驕傲自大、以我為中心等。正如美國激進大師威廉康頓所說:“自我表現的人會傲視一切地迎接挑戰,人類有此種心理,若好好地運用實不失為一種優良的創造催化劑?!?br /> 三、巧用喜愛表揚心理,樹立良好班風
關于自尊心和榮譽感,無論誰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別人贊揚你時,當領導表揚你時,是會很高興的。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熱情、向上的中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對學生的優點、努力、進步、成績,應該采取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進行肯定,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但如果一味投學生所好,高帽子滿天飛,不但不能激起被表揚學生心中的波瀾,反會引起未被表揚學生的反感。如何讓學生在老師的贊美、同學的敬佩中產生奮進的動力,看到努力的方向,體驗追求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呢?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表揚、深諳表揚的藝術,面對復雜多京變的中學生,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表揚方法。對優秀生,可采取“敢為人先”的表揚法;對中等生,可采取“比、學、趕、超”的激勵表揚法;對后進生,可采取優點激勵法,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只要有利于班風建設的事情,一定要及時表揚。例如剛開學時,我班的清潔和保潔工作做得不太好,教室地上時時有紙屑。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覺地把地上的紙扔到垃圾箱里,這雖然是舉手之勞,但我沒有放過這個教育和表揚學生的機會。第二天我就在班上表揚了他,并獎勵了他一個日記本,從這以后,班里的衛生越來越好,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班風的形成在于點滴,更在于班主任的導向,班主任一定要使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
四、利用好奇心理、創紀錄心理,建設良好的學風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異性的好奇心理,在異性面前,既有表現自己的一面,又有約束自己的一面,這為“異性效應”。班主任應該利用好這一效應,具體做法是:安排座位時注意男女生性格的互補;在班集體活動中注意男女的搭配;選拔和使用班干部時注意男女生優勢互補;在生活、學習上引導男女生互相幫助。這樣增加男女生接觸機會,使男女生和諧相處、優勢互補,發展真誠的友誼,有利于消除他們的心理煩惱和對異性的神秘感,防止學生走入早戀的誤區。
誰不想當冠軍,誰不想創新紀錄,中學生也有這一心理,大的紀錄創不了,我們可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就是人們常說的“跳一跳能摘桃”巧設小目標。因此,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個性特長和實際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后進生渴望擁有表現的機會;優秀生希望在奮斗中聽到成功的喜訊;中等生盼望自己的點滴進步能引起老師的關注;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宜多鼓勵,對性格外向的學生則應多鞭策。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能力,我將班里的學生按成績和個性特點分成組,要求他們制定自己小組的奮斗目標,這樣學生都有拿第一的可能,班內學習氣氛深厚。